2024年09月12日

第A08版:

心中的月亮

张 琳

“一轮金辉洒人间,又到中秋月圆时”。或许,中秋对于每个人都有着特定的含义,也总有一些记忆,会从中秋的凉风与月色中钻出来,或是让一些记忆的影像从心头眼底悄然经过。突然发现,离开家乡在普洱生活多年,每天在城市和梦想之间奔波,竟忽略了夜晚头顶上那片天,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领略城市里的那片天空、那轮圆月了……

一轮明月一壶酒,一段情思一杯愁。炙热的情感滚烫着月亮,千年不散,意味悠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中秋之夜,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怀,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心中期望的月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心中清冷的月亮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心中思念的月亮。“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把中秋之月比作宝镜悬挂夜空,明照那无声的夜幕之旷。一轮美丽的圆月将天间秋色一分为二,整个宽阔的夜晚将云路千里照得四达通明,是诗人李朴心中理想的月亮。也记得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中写道:“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这是大师心中自己故乡的月亮。

平平淡淡的日子,苦中也有甜,千转百结的心中总有一根细细的线,始终牵挂着北方的老家。每年中秋前,弟弟总会给我从遥远的北方老家邮寄临涣香油老月饼。这种土得掉渣的月饼,馅一般只有花生、芝麻、白砂糖等制成,简单得可以数出来。传统和面、揪面、擀皮、包馅、烘烤的流程,最后成型制做出的月饼丝毫不油腻,外壳层层酥脆掉渣,简单淳朴实在,包装也很简单。老家中秋节也叫八月十五,每年节前都要带着月饼走亲戚。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到街上买上几块月饼,店家每一包取上4块叠加摆好,用普通的包装纸顺势一裹,包成一个长方形,然后放上一张写有月饼的红纸贴在上面,用纸绳子三下两下就捆好了。那时候走亲戚,一家只要提上两包月饼就可以了,淳朴的皖北人,离别分开的时候还要再给你回上一包。

北方老家的八月十五,一般都在秋季秋收最忙的时候。这一天,为了能吃到月饼,心急如焚,总感觉特别漫长。我和弟弟、妹妹就提前把院子打扫干净,等父母回来。晚饭后,圆圆的月亮早早就挂在天空,一家人围坐在院子小桌子旁,父亲把从田地里带回家刚煮熟的花生、玉米,还有从亲戚家带来的石榴、红枣、月饼都摆在桌子上。妈妈脸上含着笑,解开浸着油渍点点的纸包,把月饼拿出来分成四份,每人分一份。先给妹妹、弟弟,再给我。我细细地咀嚼着,满嘴的芝麻和白糖裹着花生仁和青红丝,那种香甜不是现在的月饼所能比拟。一旁父母看着我们兄妹吃得津津有味,才把另外一份掰成两块,每人一块吃了下去。以前的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月饼,父母不是每人给一整块,而是一家人切成几份分着吃,现在才知道,儿女总有长大分开的时候,父母也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一家人不论怎样都要记得团聚起来,团圆才是中秋,月圆也是家圆。后来读到苏东坡《月饼》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也许,他说的其中滋味就是如此吧……

从遥远的皖北来到茶城工作时间长了,晚饭后喜欢到茶山走走栈道、在观景台眺望整个茶城,茶山周围普洱茶香气沁人,看着月亮从月缺到月圆、从月圆到月缺,转眼间二十多个年头转瞬即逝,自己也从一个壮志未酬的年轻人走过不惑之年,其中的酸甜苦辣,天上的繁星记得、月亮也许会懂得。有人说,用眼看世界,世界很小;以心看世界,世界很大。正如这普洱城市夜空的圆月,用眼看月亮,月亮很小;用心望月亮,月亮很大。我想,只要你用了心、动了情,就会在月亮里发现你,发现我,发现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日日夜夜,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这么浩瀚、这么明亮、这么忠诚地陪伴着月亮,看着看着,自己也仿佛进入了整个夜空。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月满中秋,在心中升起自己的一轮圆月,去承接平淡日子里的每一轮光明。不如意的日子里,祈盼月圆的时候,随时向心中的月亮借助光明,保留自己心中的月亮,内心就不会黯然太久。我想,无论何时,只要心中怀揣着月朗的心情,就会一直走在生命的绝佳风景里。

2024-09-12 张 琳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71093.html 1 3 心中的月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