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炜
时序进入九月,炎热的夏褪去。而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以不疾不徐的姿态,从古老的《诗经》中,踏着露水而来。它穿越千年浩荡光景,宛如白衣胜雪的女子,驻足在芦苇摇曳生姿的河滩,行走在草木生香的秋色里。
白露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仲秋时节的开始。“白露”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据《周礼·月令》记载,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蝉鸣”。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此时的“白露”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汉代确立二十四节气后,“白露”才成为秋季一个节气的名称。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抢先感知白露到来的莫过于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鸟兽飞禽了。白露之后,气温下降,暑气开始退避三舍。民谚曰:“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为到了白露,大雁凌空南飞,聪明的燕子等候鸟跟着去避寒,所有的鸟开始储备过冬的“粮草”。或许是一种巧合,在此“三候”中,均与鸟儿有关。作家黄耀红在《天地有节》一书里写道:“大地是人类的家园,天空是鸟类的家园。”白露时节,连鸟儿都忙着为越冬做准备,那么对人们来说,亦是如此。
白露到了,城里人开启秋游模式,徜徉秋山秋水间,尽享自然风光。可对农人而言,那种悠闲是体会不到的。他们整天围着庄稼转,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此时,南方一些地区秋收大忙,各种农作物成熟了,开始颗粒归仓。人们热火朝天地抢收稻谷,同时还要像绣花一样把土地翻一遍,耙耢平整,做好小麦、油菜的播种准备工作,憧憬着下一季的丰收。北方开始收割大豆、高粱和谷子,一些地方忙着采摘棉花。而果园里,苹果熟了,山楂、枣儿红了,石榴“咧嘴笑了”……满园的果香,让农人于忙碌中享受着收获的喜悦。
与其他节气一样,白露也有相应的活动与习俗。在太湖流域,民间不仅举行祭禹王的香会,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等。在福建省福州市,有吃龙眼的传统,人们认为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和吃鸡一样,能贴“秋膘”。而浙江省温州市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采集白芍、白莲、白茅根等食材煨乌骨白毛鸡,用这“十白”炖出高汤,滋补身体。在笔者生活的城市,流行喝“白露茶”,意味为“补露”。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样娇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股独特的甘醇味道。细细品“白露茶”,乃人生乐事。
作家肖复兴说:“白露是整个秋天最好的时辰,在这样的时辰里,秋才有了诗的味道。”的确如此,白露凝结在枝叶上,也凝结在诗情词意里。它最早入诗,首推前面提到的《诗经·蒹葭》,这首诗意境幽远,传唱千年“秋水伊人”。也许因白露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从古至今,文人骚客赋予了它无尽的意象。魏晋曹丕的《燕歌行》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的诗句,给读者描绘了一幅肃杀的秋景图。晋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中的白露节,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恬淡的生活画。在唐代杜甫的笔下,那盈盈清露是乡愁一抹。且看他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宋词里的白露是感伤的,也是凄美的。这从仲殊的词《南柯子·忆旧》可窥一斑:“……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立秋不算秋,天凉白露后。”当晶莹露珠挂于草叶之上,迷人的秋便成为一部传统民俗文化画集,不论何时打开,都是绮丽多姿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