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区渠沟镇人大主席团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何把民生实事项目真正办进群众心坎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相山区渠沟镇积极探索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投票的方式决定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把群众所需、所盼、所忧、所虑的事办好,让人民群众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议者、决策者、监督者和最终的受益者,以“看得见、摸得着、 可参与”的方式,实现“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的转变。这种“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做法,是“全过程民主”的生动实践。
2020年12月,渠沟镇人大试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镇党委专门成立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开展渠沟镇人民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票决制工作分为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六个环节,明确各项民生实事工作具体要求。同时制定《渠沟镇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施办法》。结合实际,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营造氛围,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实施、代表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一、听民意、与民谋,确保民生实事项目征集“接地气”
民意征集广。按照尊重民意、突出民生;公益均等、普惠共享;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镇人民政府面向 “两代表”、镇直各部门、村级组织和社会各界公开征集民生实事项目,采取张贴公告、发放征集意见表、座谈、调研等多种方法,公开征集的时间不少于1个月。同时镇人大结合走访群众、接待选民等履职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积极提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2020年发放征集意见表200余份,共征集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20件、2021年发放征集意见表300余份,征集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27件。
二、由民审、让民定,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有底气”
实事审查严。按照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的原则,形成初选项目建议方案。票决制工作领导小组将收集到的建议项目进行整理、汇总和筛选、可行性论证,形成初步候选项目提交镇长办公会议研究。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之前,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对初步候选项目进行审核把关,从普惠性、时效性、可行性等方面充分研究,确保项目质量,最后交由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审议确定正式候选项目。
票决程序实。根据《实施办法》的要求,镇人民政府就候选项目的确定过程和每一个候选项目的具体情况,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作说明,并书面印发全体代表。大会安排必要时间,组织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认真审议。2021年初镇七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代表票决产生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2项——渠沟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生活污水处理(EPC+O总承包)项目、鲁楼村123路公交车终点站工程。2021年底镇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票决产生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1项——渠沟镇沟渠畅通工程(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项目。
三、请民督、由民评,检验民生实事项目成效“显锐气”
跟踪监督紧。镇人大出台民生实事项目联系监督方案,成立由镇人大主席任组长的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小组,公布代表监督小组联系方式,方便接受群众监督。特别加强对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的监督,要求镇人民政府按照建设计划和任务分解,精心组织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时向镇人大主席团报告。镇人大及各级人大代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发挥联系群众桥梁作用,2021年协调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施工方临时占用群众门前道路、移除妨碍施工树木等各种问题20余件。组织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集中视察,详细了解各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对各项民生实事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交流讨论,提出意见建议。召开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会2次,实地督查项目3次,下发整改实施意见8份。在视察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中,镇人大了解到污水处理设备采购时间长,可能影响施工进度,镇人大及时反馈给镇政府,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招标采购流程,确保项目按时按期完成。2022年度,镇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沟渠畅通工程已建设完工,群众反映良好,镇人大根据大多数群众意见,向镇政府建议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沟渠畅通二期工程,目前设计即将完成。
绩效评价真。在人代会上组织代表专题听取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2021年镇民生实事项目渠沟镇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生活污水处理(EPC+O总承包)项目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项目的建成使用,水收集处理受益农户达1000户以上,受益村民数万人,当地的水污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鲁楼村123路公交车终点站项目已经峻工验收,交付使用,公交公司已组织车辆进站运营,村民进城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两项民生工程满意率分别为96%和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