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09日
第A07版:

改革融资担保模式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我市“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有成效

■ 记者 黄顺 通讯员 刘桥

2019中国城市信用建设论坛刚刚落下帷幕,我市“改革融资担保模式、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做法入选全国信用优秀案例。

近年来,我市融资担保行业逐步兴起,为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搭起了桥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受自身实力、经营理念、运作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担保机构、中小企业、银行三方合作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2015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探索开展对接主体金融机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业务,做好“钱”的文章,建立更为完善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创新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坚持政策性功能定位,突出担保“公共性”

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缓慢,担保功能弱化,直接影响到了小微企业的增信,使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缺少了一个重要抓手。

我市始终以“政策性定位”为目标,以融资担保体系为依托,以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为核心,探索具有安徽特色、切合淮北实际,能够有效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新型担保模式。

如坚持厘清政策性融资担保与商业性担保、准公共产品与市场化行为的关系,确立国有融资担保机构的政策性定位,对单户2000万元以下的贷款担保业务,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1.2%,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担保户数比重不低于70%,县区级不低于90%。

与此同时,采取“三层”错位发展。推动单体发展向整体联动转变,以市级融资担保公司为依托,整合三区融资担保公司,成立淮北市同创融资担保集团,积极融入省信用担保集团政策性担保体系,编织省、市、县(区)为一体的“三层”担保服务网络,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体系与体系的对接创造条件。

在淮北,省市县(区)紧密合作,集成体系优势,发挥综合效能,凸显错位发展,逐步建立“扶小微、广覆盖、分层次、可持续”的省市区三级全覆盖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担保服务。

县(区)融资担保公司主要服务区域内的小微企业,为500万元的融资项目提供服务;市级同创融资担保集团为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融资项目提供服务;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推荐给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直接担保或省市共保。

实施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提高风险“抵抗力”

“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的核心就是把政府、银行、融资担保机构和企业通过风险分担机制连在了一起。

针对非融资服务类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的单户在保余额2000万元(含)以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一旦发生代偿,市县(区)融资担保机构承担40%,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承担30%,合作银行承担20%,地方政府财政承担10%。

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合作模式的运行保驾护航。首先是建立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机制,做大资本规模,提升担保能力。

自2013年起,一方面积极争取安徽省各类扶持担保专项资金4.22亿元,另一方面市县(区)财政克服困难筹措资金4.01亿元用于融资担保公司增资扩股。截至目前,7家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平均注册资本2.27亿元,较2013年初增加了173.13%,融资担保实力明显提升。

其次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我市设立规模不低于1500万元的“政银担”风险补偿基金并列入财政预算持续补充,对开展“4321”业务出现的代偿,给予10%的代偿补偿资金。融资担保机构采取有效措施追索债权,追回的清偿款,再按“4321”风险分担比例予以返还。

在风险补偿制度中,我市同时附加失信惩罚机制,对未按时归还贷款的企业,其不良记录将进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所有的财政政策资金也将不再给予支持。

持续稳定的资本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为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的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资本基础,提升了融资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推动银行机构主动参与,提升担保“话语权”

“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旨在培育合格的地方金融服务主体,形成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这一主体金融机构互动的新型服务体系,是创新中小城市投融资机制、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按照“4321”的分担风险模式,新型政银担首次引入银行分担风险,这对传统银担合作方式是一次挑战。

我市积极与省信用担保集团开展合作,充分依托省信用担保集团政策性担保龙头的优势,主动与银行对接,正面回应银行关注的风险敞口、代偿效率、追偿法律效力等焦点问题,按照“一本多元”的原则,灵活设定与各家银行协议版本和合作方式,打通试点关键环节,促进实现“担保体系与银行体系的对接”。

实际操作中,由点到面、由易到难,示范带动更多银行。目前,我市12家银行金融机构基本都与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签订了“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协议。银行在银担合作中承担20%风险,成为共识和常态。

部分银行还建立联动机制、培训指导制度、调度机制,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集中开展准入审查审批,建立政银担业务单独审批流程,有的还制定奖励制度,为推进政银担业务注入了持续不断的动力。

我市通过开展“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增强省市县(区)三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空间,搭建完备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使区域融资体系建设有了落脚点;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也得到政府财政资金的强有力支持,通过运用市场化办法、企业化运作,使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有了着力点,最终实现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多方共赢。

2019-10-09 黄顺 ——我市“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有成效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26921.html 1 3 改革融资担保模式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