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人民医院儿科 陈娟
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因为腿疼就诊。这些孩子有的是关节疼,有的是肌肉疼痛。疼痛程度也轻重不一,轻者数分钟即缓解,重者哭闹不止。有的孩子是白天腿疼,有的是夜晚腿疼,也有发作时间不固定的情况,甚至有的孩子会走路一瘸一拐。这个时候,家长们就诊后最常提出的问题就是 “我的孩子腿疼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生长痛呢?要不要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儿童 “生长痛”。
一、生长痛的定义及症状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发生在 4—14 岁儿童,尤其是 5—7 岁的生长发育高峰期更为常见。确切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这与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过快,骨骼生长迅速,而周围神经、肌腱、肌肉生长相对滞后,产生牵拉引发疼痛有关。同时,运动过量、疲劳、睡眠不足等也可能诱发生长痛。那么一般会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有什么特点呢?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多为肌肉疼痛,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且疼痛部位不出现红肿、发热、压痛等炎性表现。
2. 疼痛部位常为下肢,常见于膝关节、大腿、小腿和腹股沟部,多发生在双侧。
3. 疼痛呈无规律、间歇性发作,发作时间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在傍晚及夜间发生,自行缓解,在疼痛的间歇期常无任何异常。
4. 疼痛时不伴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但可能伴有肚子疼、头痛和睡眠障碍等。
5. 无外伤史。
二、生长痛的原因
对于家长来说,常问的问题就是“生长痛的原因是什么呢?”目前生长痛的原因尚不明确,主要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长期过度或超负荷活动,导致关节囊松弛,局部代谢废物堆积。
2.与不良的足部姿势有关。
3.发生生长痛的儿童痛阈值降低,对疼痛敏感性增加。
4.骨骼在迅速生长与其周围神经、肌肉、肌腱生长速度不同步有关。
5.与血钙、磷、骨碱性磷酸酶等代谢有关。
6.与患儿家庭和其他社会压力因素对情绪的影响有关。
三、如何鉴别诊断生长痛
那么家长会问了,孩子腿疼一定就是生长痛吗?骨肿瘤是较容易与生长痛混淆的病症。若父母发现孩子疼痛愈发严重,应尽快带孩子前往骨科门诊检查。另外就是青枝骨折。一般来说,青枝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所以从外观上很难判断。小朋友安全意识比较差,运动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摔伤,或者由于运动过量,导致骨骼受损,因为小朋友骨的韧性比较好,所以不一定出现明显移位,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为青枝骨折。因此,若家长怀疑孩子发生青枝骨折,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拍片子确诊。医生对生长痛的确诊属于排除性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借助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 反应蛋白、X 线、磁共振等检查,排除外伤、骨滑膜炎、风湿、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腿痛。
四、如何治疗生长痛
如果孩子考虑是生长痛,需要做些什么呢? 对于儿童生长痛,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其预后良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缓解,大多数在青春期疼痛消失。因此在治疗上,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高负荷或剧烈运动。有研究表明,生长痛发生当天身体活动持续时间>60 分钟的患儿,出现疼痛的风险比身体活动持续时间≥30 分钟的患儿更高。
2.心理疏导:对于心理负担较重的儿童,可咨询专业心理治疗师。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减轻患儿对下肢生长痛的焦虑与恐惧,采用情绪疏导疗法鼓励患儿表达情绪体验,降低其对痛觉的敏感性。
3.补充钙和维生素 D:维生素 D 是调控人体骨形成与吸收的关键营养素。未规律补充维生素 D 的儿童,可检测血清维生素 D 水平,按需补充。喝牛奶是从食物中获取钙质的最佳方式,其钙含量丰富且易吸收。不建议通过补品给孩子补钙,因其可能含有导致性早熟的成分。家长可适当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缓解生长痛症状。
4.肌肉拉伸治疗:有研究表明,肌肉拉伸能够缩短生长痛的疼痛持续时间。
5.热敷: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6.按摩:轻柔地按压、揉搓疼痛部位,能有效放松肌肉,减轻不适。
7.纠正不良足部姿势:存在不良足部姿势的儿童,可咨询专业医师,按需使用适配的矫形鞋垫或矫形鞋,必要时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锻炼。
总之,面对因儿童生长痛引起的腿疼,家长不必过度担忧和焦虑,明确诊断后用对方法,患儿疼痛多会逐渐缓解消失,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