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威风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安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着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解决好重点人群就业,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这为安徽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强国建设按下“快进键”。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历史主动,勇担时代重任,勇于创新,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是以认知新型城乡关系深刻内涵为前提,洞察新型城乡关系发展变化局势和态势,进一步塑造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结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江淮粮仓,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安徽力量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设粮食强国是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就举世瞩目,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上,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粮食产业大而不强,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优质粮食供给不足,种粮比较效益低,国际竞争力低,问题品种研发能力不强等短板弱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又能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是有效破解种粮比较效益低、怎么种好地、谁来种地等难题的有效途径。
安徽省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构建“三大体系”为抓手,继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工作,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走上“快车道”,建设高质量江淮粮仓,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不断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为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提供基础支撑。
二、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产业是指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区域,涵盖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发展乡村产业是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产业要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着力点,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夯实产业基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传统集体经济在发展业态上的拓展升级,更是发展质态的系统性革新。通过健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增值富农机制,畅通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增收的路径,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三、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头绪多、任务重的系统工程,从“三年行动”到“五年行动”,从“整治”到“整治提升”,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必须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群众意愿和主体地位,始终以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为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治理,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务求实效,持续为建设美丽乡村“培基塑形”、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铸魂”。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壮大县域经济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构建城乡融合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在理顺“城”的同时,统筹好“乡”,实现协调联动、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融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增强县域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支撑。加强以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和投资、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利于解决好县域内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就业问题,为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供重要保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分类有序解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完善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和就业服务,更好地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和公共文化等服务向农村覆盖。
五、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领导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必须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基层治理组织化水平。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就要以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保障,以为民服务夯实基层治理根本,以多元共治激活基层治理合力,推行谦和礼让、以让促和的“六尺巷工作法”,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