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方
透过历史的烟霭,循着袅袅余音,我在剡中山水间寻觅,寻觅谢家的深深庭院,去追寻谢道韫清越的魏晋之风。这个从谢家豪门走出的女人,正像柳絮一样轻舞飞扬在千年的时空里。
在风流名士辈出的魏晋时代,谢道韫临危不惧,有侠士风范,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我小诗随感:
谢家才女不须眉,
宠辱不惊魏晋风。
咏絮之才千年绪,
穆如清风写人生。
道韫很小的冬天,下起了雪,叔父谢安就把家中几个孩子聚在屋里,亲自授课。这时,雪下大了,谢安望着飞舞的雪花,随机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二哥谢朗抢先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未首肯,把目光转向道韫,她眨了眨眼:“未若柳絮因风起。”听到这样满意的答案,谢安慧心地笑了。从此,“咏絮才”为才华出众的女子树起了一面旗帜。
谢道韫的成长,最该感谢的是叔父谢安。父亲谢奕去世后,谢安把她和谢玄都带在身边,亲自抚养。除了坐在书堂里研习经史,他还触景生情,进行诱导和启发,亦师亦友,跟孩子们平等地讨论问题,在讨论《诗经》时,在谢玄和谢道韫说完后,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自己最喜欢《大雅·抑》里的诗句,“訏谟定命,远犹辰告”,意思是把宏伟规划制定下来,把远大谋略传达给众人。这种平等和自由的氛围,无疑为谢道韫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良好环境。
转眼间,谢道韫到了该出嫁的年龄。谢安对侄女的婚事格外用心,能够与谢家门当户对的唯王家,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好友王羲之家。
王凝之秉性忠厚,并不是一个才华高妙的人,他笃信道教,性格古板。和谢道韫比,差距很大,这让谢道韫在婚后不久就心生不满。但是,王家的文化氛围还是让谢道韫非常喜欢的。有一次,谢道韫听到小叔王献之与客人清谈,理屈词穷,渐渐不支,她派人悄悄给王献之递了个纸条,上面写着:“欲为小郎解围。”献之喜出望外。于是,挂上布幔,道韫置身帷帐,接着王献之的论点往下说。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客人只好甘拜下风。
然而世事弄人,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国家的盛衰息息相关,谢道韫也难例外。当时,东晋气数将尽,孙恩发动叛乱,率领五斗米教的信众进兵会稽。属下看到王凝之无动于衷,忍不住提醒他说:“孙恩的叛军即到,需要提前防备。”王凝之一笑,淡定地回答说:“我已请求过祖师爷,不久会有天兵天将相助,尔等不必担心。”
看到丈夫荒唐可笑,道韫心急如焚,苦劝无用。道韫无奈,只得悄悄召集家丁、丫环,预备刀枪,加以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果然,孙恩率领叛军长驱直入,城里一片混乱。王凝之见他苦苦祈祷的天兵天将还不见踪影,这才着急起来,连妻子谢道韫都顾不上,仓皇出逃,刚到城门,就被贼兵抓住,糊里糊涂地连同4个儿子做刀下鬼。
谢道韫身为大家闺秀,危难之际却刚烈不逊男儿。听闻丈夫儿子惨死,她也横刀在手,怀里抱着外孙,趁乱向城外突围。很快,乱兵就追了上来,谢道韫亲手杀死了几名贼兵,但终因气力有限,最后和婢仆都被抓了起来。谢道韫大义凛然的神态、义正词严的气势,竟把孙恩震慑了。他早就听说谢道韫的才名,又如此的勇敢。于是以礼相待,送谢道韫返家。孙恩并没有杀害谢道韫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谢道韫是一个有用的人才。当时,东晋政府内部腐败严重,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也很多。孙恩希望通过收买一些官员来削弱东晋政府的实力,为自己的起义军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而谢道韫正是其中的一个目标。 如果岁月静好,谢道韫或许就像一朵百合,带着寂寞的高贵独自芬芳。但是在魏晋的动荡年月,这样一个刚烈果敢的女子,关键时刻从容应对,来自高才远识,来自荣辱不惊、生死两忘的玄心。
谢道韫的作品现在传下来的有两首诗。《登山》其中写道:“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其二《拟嵇中散咏松诗》:“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飖。”谢道韫前半生受到万般荣宠,中年后历经家国丧乱。所以谢道韫的诗没有局限于自身的愁苦,并不自怨自怜,因而显得沧桑沉郁、飘逸洒脱。
千年时光过去,谢道韫虽然存诗不多,但用心灵去品味她的诗歌,依然让人感受到傲岸的魏晋风骨和丰沛清澈的才情。她的新异的诗篇、独立的人格、超拔的才情,让这个世界的勇者无法小觑。
孙恩之乱后,道韫寡居会稽,古剡的明山秀水、溪光烟岚是她心灵栖息的静地。她在此赋诗论道,当时的会稽太守刘柳慕名前去拜访,他却恭恭敬敬地与她酌古量今;但谢道韫充满禅机理趣的谈吐,听得刘太守如坐春风,等他告辞出来后说:“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意思是说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如诗所云:家破人亡寡居会稽的谢道韫,并没有因人生劫难,而幽怨生活。她把悲伤隐忍于心里,依然淡定从容生活。莘莘学子时常前来向谢道韫请教,此时她已逾知命之年,曾在堂上设一素色帘帏,端坐其中,款款而谈。虽然未曾设帐授徒,但实质上从事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受益的学子不计其数,都以师道尊称她。
今夜又雪落相城。那梅枝上轻柔的雪絮,微风吹起,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依稀当年谢家门前飞雪。此刻再品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顿觉,沉浸在人间柳絮因风飘的意境里:
轻风微微起,雪花飘满地。
枝上轻柔梅,柳絮像着泥。
那竹简绢帛里的千年诗绪,那旷古悠远的无限情怀。缓缓地从历史隧道的深处,踏雪而来。谢道韫任波澜起伏而宠辱不惊的淡定而来,那种“穆如清风”的人生境界,让后人津津乐道,她半世天堂半世风雨,无论顺境逆境都从容应对,刚而不硬,柔而不折。她既像温婉幽兰,又如傲雪寒梅暗飘香。正如《晋书》所说:“可以激扬千载矣。”魏晋才女,氤氲千年,流芳百世。这就呈现了一道至美的风景,这就是谢道韫高雅的存在。她脉脉的情愫,飘逸的心怀,咏絮的才华;坚毅的品质,永远也不会被湮没在茫茫的烟火岁月里。我七律一首感怀;
王谢豪门烟雨去,
巾帼道韫清风来。
大家闺秀才华女,
一瓣心香空谷怀。
柳絮因风诗意载,
半生坎坷壮丽哉。
谈古论今春风快,
荣辱不惊大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