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起风 姬中奎
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是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集聚地。任何一项群众性工作,脱离了基层,脱离了群众,口号再多,规划再多,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做不好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能否真正落实落地,关键也要看基层。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镇在新时代国家基层治理理念指引下,以属地茶文化为依托,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置于茶馆内,逐步拓展茶馆功能,创新提出一杯茶七步矛盾调解法,创新了基层治理的方式和手段,卓有成效的化解了大部分民间纠纷,基层治理成效十分突出。
临涣茶馆的新功能。临涣镇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西南37公里处,又名古茶镇,该镇是一个具有4000余年历史的古镇,曾获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殊荣。临涣镇虽不产茶,但茶文化浓厚。据《通志载记》记载,临涣人的饮茶习俗始于明代,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临涣人惯饮“棒棒茶”,棒棒即茶叶的梗,源自于安徽省六安市。泡茶之水取自于临涣镇南侧的回龙泉,泉水清冽甘甜。据说常饮这种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还能解酒。茶梗、回龙泉泉水成本较低,茶室古朴接地气,多采用家庭经营模式,契合周边百姓消费能力与特点,部分茶馆在营业高峰期安排大鼓、坠子戏、梆子戏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深受当地民众喜爱。临涣老百姓养成了有事进茶室议事,无事入茶室消遣的习惯。当地政府充分利用百姓茶馆议事、消遣的喜好,逐步拓展茶馆功能,将人民调解委员会置于茶馆内,把茶馆打造成调解民间纠纷的根据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内置于茶馆以来,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5%。临涣茶馆不仅是矛盾调解的根据地,还是政策宣传的主阵地及干群交心的大本营。
以茶调和的新方法。心平气和说理自然是矛盾调处的好方法,茶室是平复心境的好去处。临涣镇政府充分利用全镇二十余家茶馆资源,将矛盾调解功能融入茶室,创新推出了一杯茶七步矛盾调解法。第一步:以茶暖人心。人民调解员适时将矛盾当事人请至茶室落座,调解员通过泡茶、敬茶、添茶等仪式,向落坐者传达了真诚、热情与尊重,平复了当事人的心境,为矛盾调解工作创造了适宜的环境。第二步:以茶说人生。矛盾之所以难调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事人分别钻进自己设定的利益窄巷,狭小的空间限制了当事人本可能具备的宽阔的眼界与豁达的心胸。调解员从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高度,引领矛盾主体穿越窄巷,倡导从长计议与来日方长,使当事人得到人生启迪。第三步:以茶述纷争。矛盾发生后,当事人一般各说各的理,一方当事人很难心平气和的聆听另一方陈述理由与诉求,更难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茶馆为矛盾主体创设了一个说与听的平台,加之调解员的疏导与点评,促进了是非曲直的明辨。第四步:以茶找支点。矛盾调解的关键一环是精准锁定双方纠纷的焦点,通过饮茶、交谈、争辩、评述等流程,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可以高效、准确掌握双方争执的焦点,即支点。锁定支点是化解纠纷的关键。第五步:以茶拆面子。矛盾主体往往既在乎里子(利益),也放不下面子。在没有调解人撮合的情形下,即使利益诉求基本得到了满足,常常也会因为面子使矛盾搁浅甚至是激化。有威望与经验的调解员,可以巧妙的帮助矛盾双方放下虚荣的面子,引导其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第六步:以茶置梯子。相互添茶、敬茶是置梯子的好方法,面子里子问题基本解决后,调解员巧用茶文化为各方搭一架梯子,多数纠纷主体自然知晓顺梯而下。第七步:以茶达协议。调解员将纠纷焦点、调解过程、调处结果、执行方案等内容载入文本,交由当事人签字确认,并确保其自愿遵守。
基层善治的新经验。茶馆仅仅是矛盾调处、政策宣讲、干群交心的场所,化解基层矛盾的核心动能是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致胜的关键是基层政府矛盾调处的决心、信心与方法,治理成效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民调解员的综合素质与协调水平。临涣基层治理工作得到了中央权威媒体的关注,获得了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表彰与肯定,其创新治理经验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矛盾调解的领导者,其领导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成效。加强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就是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保证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团结带领基层民众深入贯彻党的意志、执行党的基层路线,推动党的基层政策在农村快速落地生根,构建和谐稳定的基层发展环境。
二是因地制宜搭建矛盾调处的平台。干群关系好不好、民间纠纷多不多是度量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建构和谐基层干群关系,有效调解基层矛盾纠纷需要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搭建干部—群众、群众—群众交心、交谈的平台。各地应结合本土文化与群众喜好,搭建类似于临涣茶馆的沟通机制与交流平台,让干部与群众、各类纠纷主体能够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深入沟通与交流。此外,还要逐步丰富平台承载的内容,将政策宣讲、资源对接、定规立矩等功能置入平台,打造一个成熟、稳定、有效且突显地区特色的基层治理综合体。
三是培聘一批矛盾调处的能人巧匠。矛盾调处的最终承担着是调解员,调解员的综合素质与调解技巧直接决定了纠纷调处成效的高低。基层矛盾调解员必须具备以下综合素质:高威望、有学识、懂法规、晓政策、明事理、有时间。临涣镇政府依照上述标准,将老党员、老支书、老教师、老乡贤纳入人民调解员队伍,现已发展到50余人的规模,培育了“街长”“百事通”“茶博士”“闻风到”“德爷”“贤爷”“铁嘴”“姊妹花”等众多民间调解能手。此外,还应加强人员培训、跟踪督办、民主评议等制度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能力。
(作者单位分别为淮北师范大学、淮北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