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剑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淮北是一个灵动、鲜活,好比泥土一样富有多元素的地方。一种口音、一个节气、一个节日,无不显示它的特色与光亮。一条大街、一条小路、一扇门窗,都反映淮北平原的特别之处。端午节,无论是乡间,还是城镇都散发着艾的芬香。“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文秀),虽然这里没有龙舟竞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的场面,但是这些龙的传人依然对龙和屈原充满着崇拜与敬仰。
端午节,淮北人称五端午。淮北人的风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就像流传着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系上彩绳喜洋洋。”“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千家万户走出户外,寻找沟坎山坡的艾草,插在门旁。“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老鳖盖。”这是淮北方圆一条不变的规矩。就是过去大户人家在门上贴对联通常也是“菖蒲驱恶迎吉庆,艾叶辟邪保平安。”问问大人,他们解释说端午不插艾,就不是人。随着年龄增大,慢慢明白,这是祭拜飞龙,天人合一,纪念屈原,爱国护民。老百姓朴素的思想,无不闪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闪耀着一颗爱国主义的决心、诚心、忠心。艾草,驱蚊辟邪。既反映老百姓与大自然斗争的信心,又表达了对邪恶势力不屈的理念。几根艾草,活生生地展现出淮北人久远的风俗习惯。“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吃粽子,淮北端午节的一道圣餐。千百年来,颠扑不破。沟塘池湖,芦苇片片,硕大青青的苇叶是包粽子的唯一材料。“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家家户户都有不凡的包粽子手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淮北人无师自通地表现出来。蜜枣粽子、肉粽子是淮北人的最爱。吃在嘴上,香气喷喷,联想翩翩,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好像屈原在提醒人们,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每一口粽子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都是这片土地的财富,都是家国富强的标志。正如陆游所言,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拴花手脖的风俗在淮北地区由来已久。端午节,正值五月。“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张榘),早年,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拴花手脖的风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分别是青、红、白、黑、黄,它们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蕴涵着五方神力,人们借助这个神力,在端午节前夕,用五色线为少年儿童拴花手脖,又象征着五色龙,以祈求驱邪除魔、祛病强身、健康长寿。待到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再将花手脖剪掉扔进沟里,寓意各种不祥和灾难随即甩掉,从此享受平安幸福的生活。
拴花手脖也有称作“拴耍挂”,原材一般是在集市上购买的五色毛线,大都是男左女右拴在手脖上,也有拴在脚脖上的,还有的为了图好看手脚都拴上,并配有桃核、狗牙等装饰。而今,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迷信已慢慢成为遥远的记忆,把拴花手脖这个民俗传承下来,寓意着吉祥如意、美好幸福,祝愿孩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至于端午节画门符,现在已不多见。过去,人们常将蝎子、蜈蜙、蛤蟆、壁虎、蛇“五毒”形象地剪纸做门符。据说是可以驱“五毒”,防瘟疫,但民间剪纸艺人越来越少,端午节画门符的习俗逐渐减少。而戴香包依然不少。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制的香料,戴在身上起着驱虫除秽的作用,深受儿童的喜爱。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淮北悠久的民俗风情,深深扎根相濉大地。端午节,源远流长,永远承载着淮北人的文化寄托和心理守望,承载着淮北人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着中华文明的血脉;端午节,魅力四射,永远是淮北人文化自信的基石;端午节,继往开来,永远是淮北人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