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华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自先秦沿袭至今。在诸多文化习俗元素中,一些植物也参与其中,这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容,也拓展了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认知,传承着一份对自然万物的敬畏。
艾 蒿
端午挂艾,由来已久。每到端午来临,人们将所采的艾草扎成人的形状悬挂在门户上。晋代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风土记》有载,端午“采艾悬于户上。”
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状如蒿,枝干和叶片都有一股浓烈的辛辣香味。人们早就发现,艾草具有温经、去湿、散寒等功效,很早就用于治病。《诗·采葛》就记载有:“艾所以疗疾。”孟子也用“求三年之艾”规劝想成为君王的人,遇事不要像得病一样,病久了才去寻找治病的艾草。也许正因为它有驱除病邪的作用,从而被人们视为端午驱邪辟毒之物。
其实,在我家乡,艾草是一种平时不被人关注的植物。人多地少,庄稼人靠刨地为生,即便是田间地头巴掌大块的地,不是种上几棵青豆,就是栽上几棵辣椒,自然没有艾草生存的空间,只有在沟坎、陡坡甚至乱坟岗才有它们立足之地。
儿时和姐姐一起去割草,最嫉恨的就是艾草。但凡牲口能吃的草,早已被村中的小伙伴割去好几遍,很难找到。而一株株艾草却长得碧绿、葱茏,踩进去,能没过膝盖。艾草气味浓烈,猪不吃、牛不尝。因此在我和姐姐眼里,那些艾草是真正的野蒿,似乎一点作用都没有。姐姐常常气不打一处来,取出镰刀朝着艾草一阵乱砍。青嫩的艾草有的被割去蒿头,有的被拦腰砍断,绿色的秆子冒出一滴滴白色的浆汁。我想,那一定是艾草的血液。
艾草平时无人问津,每到端午临近,村里人似乎才忽然想起它来。母亲照例砍一束艾草插在门楣之上,也将心中的虔诚高高举过头顶。
在流水般的日子里,母亲年年如此,期待一束艾草能保佑一家人平安。
菖 蒲
谷雨之后,雨水开始一遍遍清洗着菖蒲的叶子。远远望去,菖蒲像是一片绿色的云朵,成为水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其实,整个春天,菖蒲一直都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默默生长。家乡有一种说法,菖蒲先于百草而生,菖蒲发芽,便是人们下地耕作的时候。
菖蒲是一种水生湿地植物,与一些野生植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它们似乎有意避开人们的视线,专挑湖、塘岸边阴暗潮湿地带生长,在角落里默默壮大着自己的家族。端午来临,菖蒲已经在水边茂盛一片,靠近它,会嗅到空气中流动着一股辛辣的气息。
菖蒲的叶片细长,顶部尖锐,有“叶如刀剑”之称。特殊的叶型、加上散发出浓烈的气味,菖蒲成为先祖在端午之时必采的植物。“端午佳节,菖蒲作剑,悬以辟邪。”《燕京岁时记》上说:“端午日,以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详。”
菖蒲枝干坚挺,叶翠如玉,自带高洁。古时人们把它与兰花、菊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许多文人墨客对它偏爱有加。苏轼就对菖蒲情有独钟,把它放在几案上,还写了一篇《石菖蒲赞》加以称赞:“节叶坚瘦,根须联络,苍然于几案间,久而益可喜也。”
菖蒲气味异香,在我家乡,人们给它取了一个与香味相反的名字:“臭蒲草”。成熟后的臭蒲草,会开出一种形似蜡烛的花朵,燃烧也会发出一种辛辣的气味。过去家贫买不起蚊香,夏夜,我和弟妹常常采集它,点燃用来驱赶蚊虫。
在民间医方中,臭蒲草是一种镇痛良方。有一年,母亲牙痛难忍,让我去水塘边挖来臭蒲草的根茎,洗净切片块,塞在疼痛的牙缝里。一夜之后果然起到了奇效,母亲钻心的牙痛消失了。
从此,我对被称为“臭蒲草”的菖蒲也另眼相看。
蜀 葵
有一种花,似乎专门为端午而开。
在端午早晨清凉与炽热交织的气息中,硕大的花朵绽放出丝丝花蕊,发出幽静的沁香,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香味。农历五月初五是它的盛花期,人们称它为端午花。
端午花学名蜀葵,属于葵科,与葵花相似,花叶肥硕,花朵如盖。白里透红的花瓣簇拥着乳黄色的花蕊,看上去娇艳欲滴。蜀葵枝干高大,花朵会从底部一直开到顶部,缀满枝丫。所以,人们又形象地称它为“一丈红”。
在我的家乡,人们称蜀葵为端午景。我觉得这个花名比端午花更为高雅、贴切。一个“景”字不仅道出了它风姿绰约的风采,还让人联想到节日来临,鲜花相迎的景象。
端午景花色艳丽,尤其受到女孩子们的喜爱,在我家乡却很少栽种。儿时的村庄,人们重视的是植树而非栽花。理由很简单,树大成材,既能盖房,又可制作家具,即便是一棵歪脖子树,长大也能做柴火;而种花只是供人观赏而已。所以在村里人眼里,植一棵树远比栽一株花实惠。贫穷,往往阻挡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我的两个妹妹特别喜欢花,看到邻村人家门前有一株端午景,很是羡慕。终于在一年春天,她俩悄悄找来一株花苗,连同美好的期待一同培植在门前的一块空地上,从此,经常给它浇水、施肥,有事没事都会偷偷瞧上它一眼。花在姐妹俩的企盼中一天天长大,终于在端午这一天,开出一朵朵红白相映的花朵。
端午景的花期能延续好一段时间。有一天,大妹像是发现了什么,悄悄对小妹说,我们家的端午景好看是好看,但花瓣白色偏多,红色偏少。听说如果给花浇上一碗肉汤,花瓣颜色就会变红。
小妹信以为真。有一天,家中来客人,锅灶上飘来久违的肉香。小妹趁母亲不注意,偷偷盛了一碗肉汤,浇在她宝贝端午景根部。
花,没有因为浇了一碗肉汤而变红,反而由于肉汤的温度过高,伤了根部而渐渐枯萎。小妹也因为浪费了一碗珍贵的肉汤而受到母亲严厉的责罚。
从此,家中再也没有栽种过端午景。
芦 苇
在水乡,端午节来临,包粽子的传统材料是飘溢着清香的苇叶。
五月的麦子刚刚进场,乡下的孩子们已开始向往粽子的香甜。父母们走在河堤上,也开始打量起河边平时不太留意的芦苇来。
芦苇是水生植物,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是河边滩涂。芦苇枝干细长,叶子宽大,成熟期的芦苇高过人们的头顶。芦苇为丛生,密密匝匝,似乎连风都吹不进去。一片芦苇,就是一片葱茏的绿色。
包粽子的苇叶是有讲究的,叶片要宽大、新鲜、无裂纹。苇叶采摘回来后,需要放在锅里蒸煮。蒸煮后的苇叶称为熟叶,此时清香被完全激发出来,包裹时苇叶也不易破损。
其实,在家乡,芦苇最大的用途是编织苇席。秋天,芦花如穗,这是芦苇真正的收割期。苇秆压扁后,经过手工编织成一种薄薄的片状物,称为芦席,既可以用来做床垫,也可以拿到街上换钱。
小时候,我舅舅家屋后有一片茂盛的芦苇。春天,芦笋钻出地面,又尖又细,像地上突然冒出的长钉。冬眠醒来的青蛙,在芦笋间来回蹦跶,似乎那是它最美的家园。等到芦苇半人高后,会引来一种鸟,整天藏在芦苇丛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芦苇中传来鸟鸣,似乎也在传递着季节的音讯,端午快要来临了。
舅舅把屋后的芦苇打理得又高又壮,每年端午,宽大的苇叶总会招来不少觊觎的目光。舅舅有自己的盘算,赶在端午前采摘一批新鲜的苇叶拿到街上去卖,五角钱一捆,一片芦苇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无奈苇叶总是被人偷偷采摘,苇秆被剥得就剩下光秃秃的秆子,许多还被拦腰折断,踩踏得一片狼藉。
舅舅心中很恼火,一边骂,一边发誓要砍掉芦苇,但也只是说说而已。每年端午前,芦苇荡又是葱茏一片,不知名的鸟儿又开始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佩 兰
我们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内容,同时也将一些习俗渐渐淡忘,比如在端午节佩戴一种名叫佩兰的香草。
端午佩戴兰草,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古人认为,一年中五月阴阳相搏,蚊蝇滋生,毒虫出没,邪秽横行。因此视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五为恶日。这一天,妇女会去旷野采集一缕兰草,佩戴在自己和孩子身上。《楚辞》中有“纫秋兰以为佩”。正因为如此,这种枝紫叶绿、在秋天开出淡雅花朵的草,被冠以佩兰之名。
端午这一天,人们不仅佩戴兰草,还有一种较为复杂的仪式,沐兰辟邪。屈原《九歌·云中君》云:“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浴兰汤”,即用佩兰作香汤来沐浴。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兰草字眼。一开始,我以为兰草是兰花的一种,后来才知晓,被称为佩兰的兰草与兰花是两类不同的植物。兰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为绿色或红紫色;叶片为长椭圆状,形似兰花。因其素净、典雅,古人把它与梅、竹、菊并称为“四雅”。兰草,并非兰花,而是佩兰。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留心寻找这种叫佩兰的植物,却一直没有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妹妹用一种植物的叶子洗头,说是能使头发顺滑,头皮清爽。问她这是什么草,妹妹说是省头草。后来我查阅得知,家乡的省头草,就是佩兰,只是经过岁月的进化,它的茎叶与记载的稍有不同。
原来,佩兰就生长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