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

第A08版:

重识徐州

刘 迪

提起徐州,淮北人会感到很亲切,因为自古徐淮为一家。《尚书·禹贡》中记载:“天下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海岱及淮惟徐州。”古代徐州区划北起泰山、南至淮河、西抵济水、东止黄海,今之淮北市境属徐州。

淮北西部山脉属云龙山余脉,被淮北人视为母亲山的相山,自徐州蜿蜒而来。同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北是距徐州最近的地级市。徐州和淮北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缘相亲、业缘相融。两地的交流从古至今,绵延流长。虽历经沧桑、盛衰更迭,却始终延续着密切的人际往来和社会联系。

2021年,国家作出苏浙城市帮扶皖北城市的重大部署,并安排徐州与淮北结对合作。2022年6月17日,徐州市与淮北市结对合作交流会在徐举行,两市签订了《结对合作帮扶协议》,这在徐淮两市协同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双方交流合作上升到了国家指导层面。按照协议,两市将在深入推进干部互派挂职、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搭建资本与项目对接平台、加强文化旅游合作等8大领域深入交流、拓展合作。

在此背景下,我经单位淮北市传媒中心推荐,前往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挂职锻炼。9月2日,我和同事上午7:30从淮北市区出发,不到一个小时便从连霍高速来到了徐州境内。车行路上,回忆慢慢涌上心头。

少时记忆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东濒黄海,西带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没有去过徐州之前,童年时期的我只能从书本和电视上了解徐州。

2001年,12岁的我第一次来徐州游玩。巍峨耸立的云龙山,秀峰环绕的云龙湖让人流连忘返。淮海战役纪念塔、九里山前古战场、拔剑泉、戏马台、龟山汉墓,每到一处人文古迹,便走进徐州的一页历史,感受到徐州的一段传奇。

徐州除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城之外,还是一个以遍布全市的大小煤矿作为发展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城区一根根的老烟囱冒着黑烟,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一城煤灰半城土”,让这座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给少时的我内心深处带来了一种厚重感。

大学期间,一位名叫蒋凯的室友来自徐州。他说,徐州是江苏北部最大的城市,中国第二大铁路枢纽,长三角的北大门,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言语间透露着身为徐州人的骄傲与自豪。这位室友是我第一个认识的徐州本地人,他长相很斯文,豪爽的性格中还带着一丝江南人的温婉,给人一种很好相处的感觉。

大学毕业后,我忙于工作和生活,虽去过徐州多次,但都是短暂停留。这次长达数月的挂职锻炼,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这座千年古城。

华丽蝶变

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坐落在徐州市云龙区,附近有一个大龙湖,在徐州挂职的日子里,我习惯一个人傍晚去湖边走走。

“表情请自然一点,再往前一点,这样可以让我把山、湖、城交融的意境拍进去。”秋日黄昏,我经常看到很多结婚的新人在大龙湖拍摄婚纱照。湖光山色,碧波荡漾,水天一色,草木葱茏,尤其是在日落时分,湖水被夕阳染红,半江瑟瑟半江红,充满了诗情画意,也难怪吸引了这么多新人前来拍照。

在徐州的主城区穿梭,你会看到房前屋后、庭中院内,以经济树木为主,结合空间实际、因地制宜,营造出的各具特色的绿色居住环境。徐州主城区,每步行十五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片绿地或是公园小憩。从新城区到老城区,“绿色”已经成为徐州最醒目、最浓烈的底色。这还是我年少记忆里的 “一城煤灰半城土”的徐州吗?徐州华丽蝶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查阅了很多资料,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徐州扮演着国家老工业基地的重要角色,也是国内资源型城市的代表,长期进行着大规模、高强度的矿石开采。这可能也是很多人对徐州的印象停留在“一城煤灰半城土”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徐州一度背上沉重的生态包袱。党的十八大以来,深感环境之痛的徐州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陆续关闭煤矿。同时,除了煤炭,近几年来徐州还对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多个传统产业进行了大幅压减和关停。

此外,徐州做足了“山水”文章,通过实施“荒山绿化、显山露水、退渔还湖、宕口修复、生态湿地、去港还湖、扩湖增水”等生态项目,现在的徐州山环城、城依山,72座山峦连绵起伏,7大湖泊点缀其间,山水相连、交相辉映。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正是徐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印证。城市涅槃变革,迎来由“黑”变“绿”的生态逆转。

携手追梦

行走在徐州的潘安湖,会觉得似曾相识。环顾湖畔,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宛如置身于淮北的绿金湖。两地的湖,都是在采煤沉陷区打造的人工湖,如今已经成为两座城市的标志性风景,为淮北、徐州携手推进高质量转型增添了绿色发展的“底气”。

淮北、徐州两市同属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城市生态建设、绿色转型发展上异曲同工。徐州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呈现山水相融,“南秀北雄”的城市姿态;淮北从煤城到“美城”,呈现出“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城市特色风貌。

其实不止淮北和徐州,徐州周边的很多城市如枣庄、商丘等也都是资源型城市。大家同为淮海经济区城市,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实现转型升级的梦想。

1986年3月15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的倡导下,淮海经济区首届市长专员会议在徐州召开,会议通过了《淮海经济区经济开发联合会章程》,宣告成立淮海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横跨苏鲁豫皖四省,南连长三角,北接京津冀城市,向东可出海,向西直达中原城市群。尽管战略地位重要,但长期以来一直陷入“群龙无首”的尴尬处境。

2017年,国务院明确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

2018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在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提出建设淮海经济区,并明确将淮海经济区作为重要引领带动板块。

2018年以来,由淮海经济区十个城市参加的协同发展机制正式建立,连续4年分别在徐州、淮北、菏泽、济宁召开协同发展座谈会,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广泛凝聚。

徐连客专全线开通运营,鲁南高铁、鲁南雄商高铁并行段、京沪高铁二通道、合宿新铁路、淮宿蚌和淮宿阜高速铁路等加快推进,徐菏高铁已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淮海经济区十市积极推动交通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地,形成同频共振效应。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年度重点规划编制计划,十市共同启动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区域产业协同不断拓展拓深。

2021年12月20日,淮海经济区10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2022年,“淮海合作区协同发展”列入2022年国家《计划报告》,这是国家《计划报告》首次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此外,徐州目前还在推进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等淮海经济区重大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徐州正在逐渐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这座历经千年兴衰的古城,已经跳出了“地级市思维”,一方面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一方面依据国家政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俯视整个淮海经济区来谋划和布局。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徐州与淮北这对互相帮扶合作的“兄弟城市”,将一起携手开启追梦的新篇章。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与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群协同合作,相信淮海经济区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2022-12-15 刘迪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5943.html 1 3 重识徐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