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年级,学生对于写观察日记应该不陌生了,可是往往难有佳作,有的像平淡的流水账,有的一板一眼不够生动。通过实践,我发现出现这类问题都是因为缺少感情色彩。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作了以下尝试。
首先,增强播种的仪式感,培养与植物的感情。培养一颗柔软的心比培养一种技能更重要。都市里的孩子远离自然,对播种、耕耘、收获缺少体验,这就更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一种仪式感,让孩子在播种的时候种下一份责任和情感。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也是我们的“小玩伴”,要好好照顾它们,和它们交朋友。比如我们种“蘑菇包”的时候,就请孩子和蘑菇包说说悄悄话,给蘑菇包施展唤醒的魔法;种“风信子”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每天都进行“爱的问候”;种“三叶草”的时候,要求孩子宣读“幸运宣言”。孩子与种子的感情会在种子的成长过程中与日俱增。
其次,加强过程分享,培养责任感。一般一次观察日记持续在20天左右,21天养成一个习惯,也能培养一段感情。时间太短了,观察收获不丰富;时间太长了,又会降低新鲜感。第一周的周五举行一次分享会,让孩子通过拍照的方式或者直接拿来自己的劳动成果,在班级内分享。分享的时候要求孩子用介绍家人的方式介绍自己的植物宝宝,在小组内为彼此的植物宝宝互送成长祝福。在分享中既增进了孩子与植物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孩子之间相互学习种植经验,培养责任感。
再次,注重成果展示,体验成就感。要求学生每隔一两天就给植物宝宝画一幅画或者拍一张照,同时记下自己的观察日记,最后连缀成“ 成长日记”。打印或做成电子相册参加班级内的“植物一家亲”展览会,并进行各种评比,评比的奖项可以让学生自己设定,自由申报,民主评比。
最后,注重过程指导,表达要有新鲜感。孩子们可种植的植物不外乎那么几种,所以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注意观察,而且要“含情脉脉”地去观察、去思考,给孩子们讲苏轼的诗《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含义,让孩子明白面对同样的事物要有不一样的发现,要坚持思考、突破常规,有不破不立的精神,才会有新鲜感的表达。
外在的事物都是相似的,造成作文表达千差万别的根基就来自我们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一枝一叶总关情,有情感打底的观察日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会格外打动人。
作者:王爱玲
据《作文指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