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第A08版:

我这十年: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尉成远 小亮

素秋九月,清晨的阳光披洒在肩头,闭上双眼深吸秋的味道,眼前浮现的是十年来奔波于基层的一幕幕场景。

2012年8月底,结束了三个月的联播组学习,带着刚刚做完《奉献雪域高原》专题片的余温,匆匆赶回淮北,我以一个“新人”的身份来到广电中心公共频道,当年的一个傻白甜、愣头青,就这样开始了在电视台的圆梦之旅,算起来,至今已经10年。

这10年来,参与的节目不能说不多,远的高铁开通,近的坚持工业强市,构建“五群十链”现代产业体系,大大小小的节目做了数百个;见证的变化也不能说不大,节目上的打通24小时直播,工作条件上的人民路办公区七年多的时间。一次次的亲历,一次次的成长,对于新闻的意义,理解的也越来越清晰。但回首最近几年的变化,我切身感受最深的,却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从21世纪10年代初响彻了中国的口号,如今正在我们手中一步步实现。

2013年年底,我组接了一个让我们倍感压力的活儿——要为元旦制作一个海采系列短片。海采,之前一年已经做了不少,从起初的“百姓”“新变化”,到之后的“家风系列”等等,海采已经成了新闻频道节假日特别策划的标配。这时再做海采,还能做出什么新花样吗?尤其是我们还是一个后期栏目组,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串联单和播出线,让我们去写稿子、编片子,每个人的心里都很没底。

于是,为了这个新花样,我们五个主创人员开始了把板凳坐穿的策划时间。人民东路办公区三层的小会议室恒温21℃,在冬夜里原本应该很舒适,但在那几个不到两点不散会的晚上,这个房间却经常让我们想要逃离开。

那的确是几个痛苦的夜晚,没有样板、没有想法,有时几个人大眼瞪小眼,场面莫名的尴尬;有时又争得面红耳赤,场面极度焦灼。最终,还是一个同事提到了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才让局面忽然间明朗起来。于是,仿佛所有的绊脚石一瞬间被清空,原来煎熬我们数日的方案,一夜间一挥而就——我们要做这样一个节目,它是单一场景内的海采,里面要有大量的人物样本;同时他又要通过记者改变采访的语态,像朋友唠家常一样,让受访对象讲自己的亲身经历。以重点人物的故事为核心,以大量海采为转接和补充,让海采更有深度,让专访的对象由领导、英模变成普通老百姓,从而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当这份策划摆在我们面前时,没有人能够预料到,它的出现,让新闻频道有了一个新的节目样态——场景式海采;更没有人能想到,这个随后被中心赐名《倾听百姓故事》的系列短片,竟然成了我们的一份骄傲。

经历了痛并快乐的策划阶段,采访终于开始了。开工第一天,目标城南郊中瑞农贸市场。

想象中,中瑞农贸市场作为淮北的菜篮子,每天凌晨三四点,应该是零售商大量来进货的时间,凌晨两点多,就应该是批发商开摊的时间;而白天,零售商都走了,一些散客就该上门了;晚上,则可以在里面的饭馆、旅店采访。这样,时间脉络有了,丰富的人物也有了,怎么想怎么能出戏。于是,联系摄像、安排好踩点时间,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踩点始于淮北十二月中旬的一个凌晨。和摄像约好了四点在中瑞农贸大市场碰面。因为怕睡过时间,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十点,我就到了市场大门外,窝在车里睡到凌晨两点。

淮北冬季的凌晨真的很冷,而比天气更冷的是我凌晨三点站在中瑞农贸市场门前的心情。想象中车来车往的场面并没有出现,没有大货车风尘仆仆而来,也没有零售商骑着电动小三轮来上货,灯火通明的农贸市场,凌晨两三点比想象中安静了太多,而直到清晨五点,那忙忙碌碌的场面也都没有出现。当时真的有些傻眼,这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呀!于是,心中的想法只好推倒重来。联系农贸市场的管理公司和各个区域的商贩聊天套话,终于知道了每天每个区域都几点来买货的最多,来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第一天,我们一个镜头都没有拍,到了下午,打道回府。

场景式海采第一天,被农贸市场给了一个下马威。虽然之后的采访日渐顺利。但和这第一天相似的经历,却并没有就此结束。

《倾听百姓故事》我们一共策划了77期节目,里面的大部分场景都不在主城区。我们只有五个人,分身无术下,小部分选题的踩点任务都交给了《直播淮北》的记者。但场景式海采我们都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记者们更是不知道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样的节目,于是,踩点的照片拍回来都很美,真的做出来后,场景往往与预想相差很远。

虽然经过后期的处理,这个系列的样子还是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准,最后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同行的高度认可,但我们都知道,这个系列还是有着太多的遗憾。至此,也真的理解了“策划”这件事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这个系列播出时,领导最终决定挂上“走基层”的标志,这是起初我们都没想到的。的确,场景式海采从形式上看,只是把海采的地点进行了限定,小空间内的大样本采访,让有着相似特质的人集中发声,更容易挖掘场景所内含的特质;而从制作方式上,场景式海采则脱离了原来海采的模式,而更近似于“走基层”了。

走基层,这个词在刚提出时,才入行的我还曾一度笑称 “我们就是基层还要去哪儿走基层”,而当我们也要做一个类似于“走基层”的节目时,我们才发现,原来走基层的核心,其实是在一个“走”字上。

走,是一个动词,但不同的用法,体现的是不同的姿态、不同的态度。

还记得上学时,学校找过一个老记者来给我们讲采访。课里,他讲到过一个采访的小技巧,说拍摄会议时,记者只需要做三件事:第一,确认这个会议里有什么领导,是哪个层级的;第二,索取会议准备的通稿;第三,确认是否有人需要接受采访,如果有,那他要说什么。一切听起来都很简单,记者似乎只是去“走”个过场。

还记得老师上课时讲他过去的故事,说他曾经跟着一个老记者去做类似于民意调查的节目,到了大街上,老记者直接拿出一张纸,拦住路人就对他说“你帮我念一下这张纸上的东西”。民意调查吗?其实也就是“走”个形式。

也就是几天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短视频,叫《让采访对象说谎有多简单》,一个外景记者举着话筒问路人“你是哪儿的人”,路人说“我是江苏的”,记者立刻说“我们在录一个节目,想采访一个浙江人,你能说你是浙江人吗”,路人答应了,于是在第二次采访里,他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浙江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丝毫不怀疑当我们的节目播出后,很多看过这个视频的人会说:“这里面没有几句真话”,电视已经“走”偏了,还是在自己“走”向悬崖。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了,但这么走下去,却绝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新闻的未来。

现在,新闻媒体的走基层又是怎样的走法?是走过场吗?还是走形式?

做过了《倾听百姓故事》,随后又相继做了《热点面对面》《圆梦小康》《关注》,我可以很认真地说,两者都不是。走基层是让记者不要再只是站得远远地看,而是要走到人们中间,离群众更近些,从他们切实的体会中,探寻政务工作的好坏。因为他们的言谈举止、神态表情背后,就蕴藏着生活日新月异、时代奔涌向前的幸福密码。记者要做的,就是把它解锁出来,让新闻接地气,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这里的“走”,就应该是两脚带泥的踏实前进,从群众递来的一杯热茶开始,方能写(拍)出鲜活的人生。

举个例子。在制作《关注》系列中的 “创业咖啡馆”一期时,为了让受访对象讲出自己的故事,我们的记者和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都要聊五十多分钟,长的甚至要聊两个小时。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看到,一个83岁还在路演的老教授,为了给国家留下些什么在坚持研究;我们看到,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创业者,在事业的低潮期依然执着,但内心中又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我们看到,乡村样貌发生巨大变化,精准扶贫新政,真正助推贫困户实现“让幸福来敲门”;我们看到,以梦为马、以汗为泉的退休教师,誓让荒山披绿装,20年义务植树2万株;同时,我们还听到了更多的人对时间的感悟,他们想要燃烧自己的时间只为了让自己更有价值,他们本可以停下来歇一歇,但他们不愿意停……

这就是我们的走基层,它关注的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没有多大的成就,没在哪个岗位变成大国工匠,也没有醉心打造国之重器,更不是感动中国的备选人物。不管是高端访问还是海选都永远不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但哪怕他们只是路人甲乙丙丁,从每个人身上我们也都能发现哪怕很细微的一个闪光点。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这些梦想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基石!而我们的走基层就是要发现这个闪光点,并送给他绽放的舞台。

追往昔岁月峥嵘,于今朝不忘初心。一路走来,即使困难重重,但我仍乐意去做一个一步一脚印的徒行者,因为每一份设计作品,每一篇写下的文字都见证了我的付出,同样见证我破茧成蝶,由小记者蜕变成长为新时期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为他们搭建了这样的平台,这也是我十年来最自豪的一件事。

此文完成之际,我的脑海里酝酿出一首打油诗,让它作为文章的结束语,同时,也作为我对新闻记者行业的情感表达:

初心永挚奏铿锵,

肩负使命运筹忙。

基层采访行千里,

实况录制传四方。

去伪存真担道义,

除邪扬善谱华章。

风餐露宿终无悔,

汗水挥洒铸辉煌。

2022-11-23 尉成远 小亮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24758.html 1 3 我这十年:让老百姓讲述自己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