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岳冉冉 刘扬涛 夏亮
入夜的多哈,流光溢彩。世界杯球迷广场,人头攒动。
走进本届世界杯较大的一家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浓郁的足球氛围迎面扑来:巨大的比赛用球模型、吉祥物露出甜美微笑,顾客们纷纷拍照。
货架旁,球迷、游客、当地民众正在认真挑选,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衣服、帽子、足球、包、围巾、手环、水杯、徽章、挂摆件、吉祥物、文具……
细看商品标签,记者发现了不少“中国制造”。
一位志愿者过来招呼我们,她叫余益莲,中国人,就职于卡塔尔航空公司,世界杯期间,小余被公司选派到特许商品零售店担任志愿者。
余益莲说,自己在协助点货时,曾粗略做过统计,店里约七成商品都产自中国,像卖得最好的T恤衫、挂件、徽章等都有“中国制造”的标记。
“看到这些来自祖国的商品受到世界各地球迷的喜爱,我感觉特别自豪。”小余说。
时间倒回今年10月,记者曾到浙江义乌采访,因为从那里出口卡塔尔的“中国造”商品,会在一个月后亮相。
正所谓“世界杯周边看义乌”。主营足球产品的吴晓明已经历了六届世界杯。他说,通常一款足球的生产过程需要近10道工序,从下料到剪裁印刷,再到由工人将球片缝纫成新球进行充气检验,直至最终包装出厂。自己的工厂有60多名工人,还有专门的生产机器,每天产能可达3000个,10万个足球只需1个多月就能完成。
“这次世界杯,我差不多卖了30万个。”吴晓明笑意满满。
除了特许商品,在义乌,一些营造氛围的产品,如彩绘笔、球衣、手摇旗等,今年都非常畅销。
主营喇叭、加油棒的童桂娟说,从2021年11月接到第一个世界杯订单开始,本届世界杯已带给她20%到40%的销量增长。
据义乌体育用品协会估算,从世界杯用球,到球迷喇叭;从各代表队的球衣,到大力神杯摆件、32强旗帜……“义乌制造”已经占到整个世界杯周边商品市场份额的70%。
50万个足球、200万套球衣……世界杯刚刚开幕,在多哈的消费者肯定还会买、买、买……
(新华社多哈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