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1日

第A10版:

新四军夜袭临涣日寇据点

■ 记者 吴永生

通讯员 李莹 整理

1938年5月,淮北地区相继被日军占领。为了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新四军游击支队在司令员彭雪枫的率领下,深入淮北地区,创建了津浦路西抗日民主根据地。

新四军在境内活动可分为两个阶段。1939年9月新四军游击支队深入淮北地区至1940年4月新四军东撤为第一阶段,从1944年8月新四军挺进路西至次年9月27日解放濉溪口为第二阶段。5年来,新四军在境内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拔除日伪据点50余座,歼灭日伪军11000余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临涣是宿西、濉南地区的较大集镇,一面靠水,三面环圩,且有城门,易守难攻。有三四十个日军和四五十个伪军盘踞在此。

1939年秋冬之交,新四军六支队第二团第二营在新兴集东北约40里的丹城集驻防,一是可作为司令部的机动力量,二是可警戒临涣集的日军来犯。驻防期间,营长杨森奎和刘瑞方着重抓部队的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执行战斗任务。

1940年春节后的一天,彭雪枫司令员向杨营长和刘营长下达袭击临涣集日伪军据点的命令。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团二营接到袭击临涣日伪据点的命令,当即制定出作战方案;六连从南门进攻,迅速包围日军营房;四连从北门突入,歼灭散居街上的伪军;五连作预备队并担任警戒。部队经过动员后,情绪很高,大家攒足了劲,要打出个样子来,对抓伪军很有信心,杨营长带病出征。

当时,日军一个小队住在临涣集坚固的圩子里。圩子位于临涣西部,为捻军将领刘天福所建。圩子呈椭圆形,周长600米,墙高5米,用砖砌成。每两米筑一道口,内筑城隍,上口宽2.5米,下口宽3米,高2.3米,用砖镶边,内填泥土。圩子设有南北两门,上筑门楼。圩子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各建10米高的炮楼一座,圩子外面挖有圩壕,上口宽约5米,深约4米,终年水深2米多,门口设有木制吊桥。日军进住圩子时,把圩子内的房屋扒去大半,只留东北角民房25间,把南北两个圩门加高加固。除了日军外,还有伪军四五十人分三个地点住在街上,区公所住有一个伪军班,靠鬼子的工事最近。

是夜,寒气逼人,漆黑一片。部队提前吃了晚饭,经过5个小时的行军,于夜间12时左右到达临涣城外,零点15分发起了进攻。四连行动十分迅速,连长带突击班上去活捉了敌人哨兵,全连进入集里,由各排分别执行歼敌任务。

突击班在前引导,一排把区公所的一班军堵在屋里,一枪未发俘虏了全班,伪班长是个老兵痞,被一排长从另一个房间的被窝里掏了出来,共缴获长枪13支,俘虏了14人。

二排、三排分别向伪军大队部和东街中队扑去,和伪军交上了火,双方枪战起来。枪声传到日军军营,他们才意识到新四军夜间偷袭,于是日军营的轻重机枪也响了起来。

在双方激烈的交战中,我军士气旺盛,个个勇猛无比,结果共打死伪军7人,其余的伪军都跑散了。我新四军对日军营房发起进攻,又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枪战。

日军的火力相对较为猛烈,我新四军战士奋力还击,两军相持不下。接近拂晓时,刘营长和杨营长分析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敌人的援军赶到,将对我军不利。于是他们决定,有计划地撤退。杨营长布置四连带着俘虏先撤,六连对日军圩子进行一次佯攻后,指定一个排进行掩护,然后部队撤出临涣。在一阵阵激烈的枪炮声中,部队全部撤出后,向西进发到了涡阳的石弓山,部队在那儿停顿休整。

新四军夜袭临涣的事情迅速传开了,恨透了日寇的人民无不欢呼雀跃。新四军这次夜袭临涣大大地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从此他们再也不敢过分嚣张,躲在圩子不敢轻易出来,时刻提防着新四军的装击。国民党石弓山区长也很振奋:“有人说新四军游而不击,此次夜袭,令谣言不攻自破。”

2022-09-01 吴永生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8900.html 1 3 新四军夜袭临涣日寇据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