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余婷
走进濉溪县闸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中西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西边房间是西医看病场所,东边房间便是布满浓浓中药味的“李氏膏药”。2019年9月,在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医药类的“李氏膏药”名列其中。
上午8时,“李氏膏药”的问诊台前就排满了病人,正在给病人号脉的便是“李氏膏药”第六代传人李厚宽。记者观察到,每次给病人问诊结束之后,他便会拿出“门诊病人登记簿”,详细地记录病人的情况,并把给病人开的处方保存下来。在李厚宽身旁的抽屉里,一共有17本厚厚的登记簿和数不清的处方本。他告诉记者,这都是按时间详细记录的。因为记录的病人多,所以时间靠前的就保存在柜子里,这样病人前来复诊的话,可以很快了解到之前的情况。
今年53岁的李厚宽是濉溪县濉溪镇人。他自幼随祖父、父亲出诊,耳熏目染,加上后期的口传心授,为现在从事中医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于1988年考入淮北卫生学校中医专业,后又考入安徽中医药大学进行4年深造。一直随父学习膏药熬制技法,后在濉溪县濉溪镇开办李厚宽中医诊所,2010年更名闸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28载行医,李厚宽熟练掌握了“李氏膏药”的制作工艺和家传正骨手法。
李厚宽向记者介绍道,膏药是我国传统医学“膏丹丸散”四大剂型之一,在过去曾被广泛运用,深受群众喜爱。其实膏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李氏膏药外用贴药力持久、副作用小,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疼、股骨头坏死、跌打损伤引起的常年疼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具有活血散瘀、活络通经、消肿镇痛的作用。
李氏膏药内服膏方是汤剂(煎剂)浓缩演变发展而来,汤剂治疗有效者,皆可煎膏服用。个性化制作的膏方,也就是“一人一方”,这是李氏膏药传统技艺之一,一直是以师徒和家传的方式流传。这种“量体裁衣”膏方其制作要经过开方、配料、备工具、浸泡、煎熬、沉淀、榨汁、浓缩、收膏九大步骤。膏方制作不同于单味中药的炮制,它是多味中药的混合炮制,对药性的掌握、对火候的拿捏等都需要高难度的技巧,非一般药工所能及。对湿热、痰浊、淤血等郁积体内,如失眠健忘、头晕头痛、口苦口臭、神疲乏力、心烦易怒、手足逆冷、气血不足、咳嗽痰多、脾虚肾虚、妇科杂症、不孕不孕、乳腺增生、三高人群,以及带状疱疹、粉刺雀斑等等,疗效显著。
“李氏膏药”创始于清朝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一个世纪以来,历经了李氏家族六代人的世袭相传,不仅完整地继承了家传古法熬制的精髓,更在不断实践中,发扬创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最终成为自家医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李厚宽父亲这一代,其膏药在继承基础上,更加发扬光大。李厚宽父亲李忠平就读于天津华玲医学社,不仅具有扎实中医理论,还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其研究祖传膏药,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以整体观念来辨证论治,适时调整配方,大大丰富了祖传膏药的药物品种,从而扩大了治疗范围。
传承百年间,李氏膏药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为淮北地区传统中医学继承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