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7日

第A08版:

希望的田野

王陈陈 陈万垒

前言

“我们村最大的优势是只有‘一块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锋简洁的汇报掷地有声。一番角逐,庙前村从全省各地市选送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2021年全省唯一一个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建设项目。

全村只有“一块田”?看似不可思议,但在淮北市濉溪县五沟镇庙前村实现了!也正是这“一块田”,“高标准”升级后,首次夏收小麦亩产达到650公斤;202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00多元,村集体收入86.5万元、同比增长17.4倍。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百万元。

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受益……全村“一块田”的市场化运作,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幸福生活

庙前村有10个自然庄。到省级美丽乡村王楼庄转转,这里有幽静的小广场、廊道、凉亭、健身器材区……但这些都敌不过村部外面景色的吸引力。

站在天桥上,向南眺望,高标准农田、高油酸花生、黄花菜、麻油厂,以及近处欢快旋转的自动化喷灌器、错落有致的蔬菜大棚,远处波光粼粼的沉陷区水面,还有立在田间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宣传牌……尽收眼底,一派田园好风光!这里是男女老少偏爱的网红打卡地,更是全村人的希望所在。

“一村一块田”改革,将全村6524块平均面积不足2亩的“巴掌田”整合成了1块万亩农田,打包租给央企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让“土地”市场化运作。村民手中的田,依据1994年全国第二次土地确权的地亩数,从地理空间变成账本上的数字,一改千百年来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局面。大多数村民“坐享”1000元/亩租金,难舍土地情结的承包土地继续干。

幸福的生活似乎来得太突然。

69岁的邵丛荣和老伴选择了“收租”,安心在家看孙子,享受晚年生活。

40多岁的孙丙荣干上了公益岗,负责广场及周边卫生保洁,每月工资800元。

任明星返乡当上了厂长,做起了麻油生意。

在庙前村,农田管护员一天的工钱是60元。

没有了农活的牵绊,大多数留守妇女“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精力和时间照看好家,让在外务工的亲人安心……

庙前村,曾是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薄弱村。一处老村址和一所废旧学校的租赁费,加上资产收益分红,满打满算4.97万元,这是“并地”前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并地”后大不一样!释放了劳动力不说,村民仅地租一项,每年亩均增收400元以上,全村每年增收达475万元。特色种植、鱼塘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风生水起。有了经济的“源头活水”,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富起来、乡村强起来的目标不再遥远。庙前村真正成了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明星村”!

俗话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兜里有钱,遇事不惊。“吃饭”问题解决了,村“两委”班子将更多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村里拿出资金,带领广大村民整修道路、加装路灯、美化民宅,着力打造“一庄一特色”的人居环境,积极向配套齐全、生态宜居的美丽新农村靠拢!

“过去,村路坑坑洼洼,路边杂草丛生,治理后我们村大变样!”村民任明英难掩激动的心情。

“村干部处处为群众着想,给65岁以上老人集体缴了医疗意外保险。村里还建了活动广场,我们没事遛遛弯、健身锻炼。”晚风习习,跳广场舞的陈加梅对现在的日子打心眼里满足。

环境整洁、日子顺心、心情舒畅,乡邻见面和气了不少。这里的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一村一块田”改革成果,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引擎”。

改革序幕

“十四五”规划要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庙前村土地改革取得的成效、走出的路径、摸索的经验,可圈可点!

40多年前,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下了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在当时实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匹配。

而今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土地加快流转“收回来”,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庙前村的“一村一块田”改革,就是深入践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的“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指示,将全村耕地“化零为整”,实现利用最大化——这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庙前村共21个村民小组5900多人,若要人人都对“并地”无异议,可不是“说一声”那么简单,况且全市其他村庄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深化农村改革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纵使前路艰辛坎坷,也没有退路,更不能走回头路!因为,这是全体农村劳动人民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满载着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企盼。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在首次召开的党小组长、村民代表大会上,张锋搬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指示,也表达了村党组织坚定改革的决心!

实到40人,同意40人。全票通过!现场,掌声雷动。

做群众工作要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关键词是“信任”“追随”。

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变“要我并”为“我要并”?权属不变是前提,即严格遵循“在原有承包基础上再延包30年”这一原则。

那晚,普通又不寻常。窗外,漆黑寂静;屋内,灯火通明。

党小组长、村民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和“五老”人员被紧急召到村部会议室,组建工作组,每名成员任务繁重。张锋端坐在座位上,手拿笔记本,按照事先列好的事项逐一念着,每分配好一项任务就在本子上打勾标记:一、21个小组长发动党员包组包户、挨家挨户统计核实承包土地确权信息、种植现状,重点讲清楚“为什么并”“怎么并”“并后群众能得到什么”,听取大家的并地意愿。二、各位“五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各村民小组差异,把牢协商解决的首道关口,及时正确有效处理问题,最大程度保障村民利益,彻底消除村民顾虑……

每个人都低头认真记着。严肃的会场上,笔与纸摩擦的沙沙声是唯一的伴奏。

当天在场的还有五位历任村书记:邵礼明上传下达思路清晰;任士好果断决策,敢为人先;邵思仁当过文书、进过部队,从事农机改造半辈子,对农业生产利弊了然于心;郭学明有话直说、有事快办、为人公道;邵本发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够与村民良好地交流互动。村“两委”诚意邀请他们“出山”,通过有威望的他们做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发动乡亲们真心实意地跟党走。

“我们支持村里的‘并地’决定!”

“有老书记在,我们有信心干好!”

“我无条件服从党组织安排!”

……

话语铿锵有力,承诺掷地有声。

庙前村土地改革自此拉开序幕……

决策攻关

第一轮入户走访采取先易后难策略,先从村干部亲属做思想工作,然后是老党员、老教师、思想觉悟较高的村民……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工作组成员从一户人家出来,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家。顺利的话,能喝上乡亲递上的一杯热水,暖意直达心窝。不同意的情况有,但只是少数。

一个多月后,还是那间会议室,一摞摞明白纸整齐地摆放在长桌上。大家围桌而坐,一人唱票、一人登记、数人监票。1000多户村民的名单表上,“同意”竖栏下的“正”字越画越多……

整整持续6个小时,统计结果出炉。85%的村民在明白纸上签字同意按了手印,15%的村民持保留意见。

问题出在哪儿?本村人心里都明白:“并地”意味着全村要重新丈量耕地,当年因地孬饶地亩数的、开荒复垦地亩增多的农户利益受到损害。

庙前村此次“并地”之举,仅仅是土地改革的第一步,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后续还涉及为机械化耕地做准备的迁坟、搬迁养殖场,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敲定市场化合作企业,招引发展多元化产业……是时候从幕后转到前场了,坐镇指挥的张锋坚定而从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带领6名村干部,一面积极奔走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最大程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一面主动对接有关部门查找证据支撑,拔“钉子”。

接连数月的夜晚,村部会议室里的灯就这么一直亮着。汇报阶段进度、讨论解决对策……临近天亮,大伙紧一紧外套,倚墙而睡,习以为常。

“书记!你看俺家的地咋弄!”闻讯连夜从宁波返乡的张会强两口子,下了车直奔村部,找张锋理论,来势汹汹。

该来的总要来。面对枪林弹雨般的“发泄”,张锋认真听,在“诉状”中抽丝剥茧,找到问题症结。对方的话说完了,张锋也在本子上为他们家算好了过去近30年的收益账:

张会强父亲早些年担任张油坊庄三队队长时,紧着大伙在前,自家最后一个分地。村民们出于感激,集体要求把最后连边的洼地荒地一并给了他。

“按一亩地产三四百公斤粮食计算,你种3亩地交1亩地公粮,而且1994年后规定30年不交公粮,村里现在把地收回,你的损失也早都补回来了。并地后,标准化农田一改造,土地没有等级划分,一亩地租金从四五百涨到1000元,你亏啥!”张锋心平气和地解释,观点明确、态度坚定。

道理说清了,张会强一家人心里的疙瘩解开了。

土地改革过程中“暴露”了很多原则性问题。

五保户的田地翻倍算,为其养老送终者有土地继承权吗?为了寻求依据,张锋等人先后到镇民政所、镇派出所,找到“并地”期间去世的五保老人郭华英的档案资料,并咨询镇司法所确定没有此类继承的法律规定。赡养人孙学贵继承郭华英名下三亩多耕地的要求被正当驳回。

濉溪县上世纪土地政策规定,80年代农村户口独生子女是双份地。孙碱昌庄的孙学义在1994年土地确权时只有一个女儿,但在分地期间又生了二胎。在向镇计生办求证后,当初孙学义家多得的一人份耕地确定收回集体。

张油坊一队村民张朝虎家,30年来将无人问津的沟塘开荒复垦出了6亩林地,村里又是如何处理的?一切以土地确权耕地为准,要求其半个月内清卖地面附属物,所得钱款归其本人所有,土地属集体所有。

越是到了攻坚阶段,越是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越是需要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唯有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历时半年多,庙前村集体同意将“零散地”聚成“大块地”。一致通过:“全村一块田、到册不到户”的“数字田地”并地模式,即全村只有一块田,打破土地等级壁垒,统一流转经营。

典型显现

高标准农田建设、1800余座坟墓迁移、3个养殖场规范集聚、因地制宜招引企业……其他事项均进展顺利。

为啥?党员干部带头、资金补贴合理、移风易俗引导呗!

先是摸清“家底”。各村民小组选出村民代表,对耕地进行重新丈量并公示,掌握地块数目、实有面积以及道路、沟渠、机井等情况。全村在原有分地基础上,多出了747亩耕地,这成为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

然后科学规划。按照省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建设要求,村里聘请中科大数字农业研究中心专家,编制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采取统一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质量标准、检查验收、监督管理、上图入库等“六统一”模式,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结合秸秆还田、深松深耕、增施有机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提高耕地质量。整治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耕作层增厚1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每公斤增加5克以上,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

针对坟墓、养殖场等地面附属物迁移难题,张锋带队多次到镇里协商,确定了1处集中养殖区和6处微型公墓区。

2021年11月6日,周六,张锋率先垂范,带头将自家大田里的5个祖坟迁到统一规划的墓地里。村干部张开志、在外地工作的党员张建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永彬紧随其后。

党员干部带头,村民们没有了异议。仅一个月时间,1800余座坟墓迁移结束。与此同时,村里还结合畜禽养殖规范治理,争取并给予每个养殖场2万元搬迁补助,协助迁到集中养殖区。

农村改革要始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看不准的先不要着急动,看得准的要大胆干起来。庙前村是后者,尊重了基层创造,强化了试点先行,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今年6月21日,省委书记郑栅洁在淮北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起草的改革案例上作出批示,对我市探索“一村一块田”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典型经验给予高度肯定。

未来可期

八月的田野,绿油油的,一望无际。一人高的玉米长势喜人。村民李丙书流转的土地位于村部西侧,临近进村东西主干道。每逢外村人来此考察学习,村干部都要指着他家的那块田,详细讲解土地改革带给村民实打实的好处。

“上一季小麦亩产600公斤,按每公斤3.04元粮食价格计算,14.75万公斤小麦共44.84万元,刨除成本,净赚10多万。这不,玉米收获后还能有一笔收入。”李丙书笑着说。

61岁的李丙书是本村人,打小跟着老辈人下地干农活,虽是初中文化,但喜好研究农具。从起初耕种自家的11.1亩地,到2005年购买农机半机械化作业,再到2014年承包200亩地,他都走在前头。

除了体力劳作外,最令人头疼的是一家子的耕地“七零八落”,总亩数乍听起来不少,但分散在多个地方,最小的几分地,既不方便耕种,又租不上价。如果再处在河沟马路边等土质不好的位置,平常年收成本就不好,一旦遇到水旱灾害,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多年来,因为相邻地沟界划分,“谁占便宜谁吃亏”也是村民矛盾的焦点,着实让人闹心。

村里“一户多块田”变为“一村一块田”、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园建设后,李丙书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小面积耕种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科学集约化生产是时代大势所趋、农业发展所需。

在村干部的鼓励支持下,李丙书成为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11个承包大户之一,接受种料供应、农技指导、兜底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他也是本村唯一一个流转土地的种粮大户。245亩土地上,虽然常规化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但从种到收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变化。

就在夏收风风火火进行时,张锋代表全体村民,在合同上签下自己的姓名,把村里50万公斤小麦良种交给五铺农场托管。根据合同约定,这些小麦良种每公斤比普通粮食价格高出0.2元钱。李丙书家的部分夏粮也在其中,先后协商出售两次,共计3.5万多公斤。

不大的院子,既要停农用车、放农具,还要想着法儿留空堆粮——这是农村寻常百姓家常见的生活场景。即便日子越过越好,平房翻新成了楼房,但无奈院子面积有限,收获的小麦、玉米成堆堆在那儿,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塑料膜,犹如一座“黑塔”。还要隔三差五地掀开翻晒一番,防潮防霉变。占了空又费了心思!

“我们跟着村干部去看过农场的粮库,条件比咱家院子强多了,通风设备也先进。一般秋收时良种价格偏高,今年我盘算着放到那时候再出手。”李丙书说。

村“两委”是村民的“主心骨”,和其他村民一样,李丙书有啥事也喜欢到村部找村干部说说。站在村部门口,朝南望去,一条笔直的迎宾大道向远方延伸……这是一条通向幸福生活之路,也是一条逐渐明晰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2-08-17 王陈陈 陈万垒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17722.html 1 3 希望的田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