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袁兢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织密扎牢兜底保障网,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市民政局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弦,第一时间转发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强化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印发《关于调整淮北市民政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各专业小组的通知》,召开全市民政系统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部署会,传达贯彻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会议精神,指导各级民政部门从严从实从细从快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确保各项救助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组织动员基层民政干部、社区网格员、乡镇民政助理、村级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社会工作者等力量,采取入户走访、电话了解、微信沟通、视频探访、数据筛查等方式,全面摸排各类困难对象,及时了解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根据走访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分类开展救助帮扶,为困难对象及时补充应急食物、生活必需品。今年以来,已走访摸排3294名困难群众。
依托慈善、社工、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资金+物资”“救助+服务”救助,为孤寡老人、未成年人、重病重残人员等提供日常照料、走访探视、心理疏导等个性化、多元化服务。进一步夯实各镇(街道)主体责任,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全面落实“一事一议”“一案一策”,畅通困难群众急难救助渠道。截至目前,纳入低保946人,纳入特困供养81人,给予临时救助321人次,发放救助金212.04万元,发放防疫及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39.5万元。
依托“淮北政务服务”、智慧民政系统等平台,各级民政部门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转办(介)社会救助申请事项,实现低保、临时救助等网上申请审核审批,提升救助的便捷性。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将低保、特困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镇(街道),对因疫情影响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适当优化简化救助审核审批程序,可根据申请人申报材料综合研判,采取“先纳入后审批”的原则,后期补办相关手续,确保救助及时。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持疫情防控和精准救助“两手抓、两不误”,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动态监测、救助帮扶等机制,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