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6日

第A04版:

强化调查研究 提升监督质效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的实践与思考

陈钦连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执法监督同所有工作一样,与调查研究如影相随,相伴相生,两者须臾不可偏废。本届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市人大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力促调查研究与履职行权紧密结合、深度融合,以扎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提升人大监督质效。如何在推进执法监督中用足用活调查研究,现结合市人大常委会日前开展的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实践,粗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深入调查选题,明确监督方向,力避“闭门造车”

良好的开端 ,是成功的一半。选题作为执法检查的“牛鼻子”,选定抓好选题即可为此后的监督指明用力方向。年末岁尾,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根据常委会主任会议要求,紧扣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启动谋划执法检查课题。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工委坚持在调研中征求议题,从民意中寻找答案,摒弃关门臆断、凭经验、拍脑袋,变“闭门选题”为“开门纳谏”,积极运用调查研究这个“武器”,走出去“问”、请进来“谈”、俯下身“听”,先后对11家联系单位进行逐一调研走访,初步征集14个执法检查类备选议题;同步依托市长热线搜集社会关注的相关问题。随后,就终选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由法工委和社会建设工委、部分市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前后3次的集中讨论,与会人员最终一致认为:适逢新组建不久的应急部门遇上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市人大常委会理应加以关注并强化督促落实,努力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营造良好安全生产环境。

二、立足调查切题,制备监督方案,力避“临时起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高质量的执法检查绝不可信马由缰、随性而为,只有认真准备,周密计划,才能确保执法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周密拟定检查方案。为了对全市安全生产状况作一次全面摸排和整体了解,常委会分管负责人亲自带队赴市应急局开展专题调研,围绕执法检查如何布局、查什么、怎么查等内容,与应急部门班子成员、业务科室及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在形成初步计划方案后,先后向应急部门、专委会成员、部分人大代表进行多轮次的意见征询。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形成“1+5”执法检查方案(1个总方案、5个子计划)。总方案包括6个大项、7个子项、19个条目、后附参考法律条款53条,5个子计划涵盖5类行业、17个专项、 28个拟查风险点。具体详实的工作方案,为检查活动绘制出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二是灵活制定检查方式。由于这次执法检查点多、面广、任务重,单一的检查模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高执法检查质效,社会建设工委进行专题研究,在积极借鉴兄弟工委好的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又广泛征求和听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敲定“双组”“双线”“双查”“双访”执法监督机制。即,成立两个执法检查组,实行两组协作分工,两线同步推开。在检查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丰富检查形式,既有事先指定的明察,又有不打招呼的暗访;既有实地检查、台账审查,又有集中座谈、个别交流,并融入应急演练检查和现场随机询问等检查手段,为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摸排全市安全生产管控实情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开展前期培训。抓好执法检查关键在人、基础在队伍。在对检查组成员的摸底中发现,多数人员安全生产法规知识缺失,对查什么、怎么查知之甚少。为解决检查组队伍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应急部门聘请法律专家安排为期1天的《安全生产法》专题培训,讲座比照新旧两个版本,对新版安全法的七章119条进行一一解析。动员会议后,检查组又安排检查组的8名专家,结合各自制定的子计划,分别就各自对应的检查区块、关注重点、怎样入手等开展针对性辅导。执法检查活动正式开展前,常委会先后举办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9批次,全员培训达40人次,为随后的执法检查提供了有益帮助。

三、注重详查细问,找准实情民意,力避“走马观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执法检查切忌浮于表层,满足于会上听听、点上看看。必须扑下身子,沉入一线,综合运用详查、善听、细问等多种方式,查弱项、找不足、补短板。一是深入实地详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蔽性较强,必须发挥特聘专家现场指挥和临场应变的作用,否则就只能走走“指定路线”、看看“规定动作”、听听“悦耳之词”。为了最大限度了解掌握行业单位生产经营、运行过程、管理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检查组充分发挥特聘专家的专业智慧,指定8名专家分别担任分属不同小组的负责人,会同人大代表按照计划分期分批进行现场察看和资料查阅。检查组所到之处,做到应查尽查、随查随记,坚持做到不放过一个疑点、不丢掉一个风险点。在历时月余的时间里,先后深入道路交通隐患点、建筑工地、危化品企业、工业园区、人员密集场所等27家单位的150多个点位进行逐一排查,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达103处(84处已立行立改,19处分步整改落实)。二是抓住座谈多听。集中座谈是执法调研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取基础信息的主要途径。鉴于本次监督活动环节多、战线长,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检查情况,检查组要求及时召开碰头会,做到小查即谈、随访随谈、结束之后分类谈,座谈交流倡导自由发言,不拘提纲,不问长短,鼓励说实情、讲干货。在分类召开的由监督部门、主管行业、生产企业参加的不同形式的座谈会上,社会建设工委随行人员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听取各有关单位在监督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改进意见建议,认真记录专家组成员在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和应对举措。整个活动先后召开各类正式非正式碰头会、交流会16场次,搜集各类调研素材10万余字,为后期调研报告的起草,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三是借助暗访细问。相对执法检查中的“明察”,不打招呼、轻车简从的“暗访”具有更强的保密性,易于发现受检单位有意遮掩的问题。为掌握目标单位最真实的安全管理情况,检查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前后分4个批次对工贸、建筑两大行业所属的8家单位进行了暗访巡查,共检查出商超消防设施老旧、施工现场有居民随意穿行等18个风险点和事故隐患点。在暗访某加油站时,该站负责人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对发现的静电装置损毁等3处隐患,事后3天即主动向检查组当面报告具体落实整改情况。

四、坚持深查精研,归纳梳理对策,力避“笼统空洞”

“查”是“研”的前提,“研”是“查”的目的。有“查”无“研”,或“研”的不深、不透,归纳问题就会大而化之,梳理对策必然有失准星、出现偏向。一是分类梳理基本素材。面对手中占有的大量素材,选哪些、用什么、怎么用,调研执笔人首先要以过电影的方式,将检查的过程、场景、典型的亮点、问题的关注点进行全景式回放,在反复的品嚼中理清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随后精心梳理基础素材,按照监管部门(应急局)——行业、企业(应急局关联及所属单位)的排序,逐一剔除空洞无物的内容,依序整理归类。原始素材初选完成之后,再按照不同单位的经验做法、各自存在问题、下步打算分类剥离,使之与执法检查报告的框架结构(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大体对应,为下步起草调查报告取材用料,勾勒出一幅功能明晰的“佐料”图。二是做好定量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就执法检查的情况、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定量分析是通过典型数据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执法检查的事实特征。如,检查组通过对点面察看、暗访检查、现场演练等,获取了大量“点式”“个体化”的典型做法,经连“点”成“面”后,再进行定性分析便得出结论:“应急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致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安全氛围。”再如,检查组对汇总梳理后的安全事故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作出判断:“少数行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危化品行业隐患较大”等。三是对症下药提出对策。围绕现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逐一找准问题产生的症结缘由,然后“对症下药”。缘于“政府部门”的问题,就提出关于决策、监管、执行的对策;缘于“施行人”的原因,即提出关于处罚、惩戒、奖励的建议;缘于“综合保障”的原因,即提出关于钱、财、物的应对措施等。同时,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限(短期、中期、长期),确保提出的4大方面的16条建议,以及附后8条任务清单,使其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历经本次执法检查,结合过往的工作实践,本人深深地体会到,强化执法监督与人大其它工作监督一样,必须在监督工作的前、中、后,深度融入调查研究,并在求深、求实、求细、求精上花大力、下深功,唯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执法检查须求“深”。“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要捞“鲜鱼”、逮“大鱼”,只有“沉”下去,才能“捞”上来。人大监督相对单位的真实情况、深层问题往往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遮盖,这就要求开展执法调查,要扑下身、沉下去、接地气。只有克服心浮气躁和一劳永逸思想,才能杜绝拍脑袋做决定、拍大腿出决策现象。如在煤矿类企业检查中,检查组注重往“深”里走、向“深”处查,仅就用时而言,每次深入井下的时间都保持在3.5至4小时,所查4对矿企井下用时长达15个小时。正因为这种求“深”的执着和韧劲,在对井下32个点位的检查共发现各类隐患34个。实践证明,执法检查经验千万条,根本就一条,那就深入、深入、再深入。

二是执法检查须求“实”。执法检查绝非“纸来纸去”,要“身入”,更要“心入”。“身入”意在解决“在场”的问题,检查者应沉入行业企业和站场车间;而“心入”则是确保“在状态”的问题,检查人应带着初心去听、扛着使命去干,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俯身了解和掌握基层一线最真实的情况。如果只是“身入”而不“心入”,抑或是坐在机关靠经验、听凭材料作决策,就不可能把执法检查做实做细、收获实效。本次执法监督坚持把务实的作风贯穿于全过程、融入到各环节,做到每到必查,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科目。如在检查东岗楼批发市场消防设施时,检查组随机抽查了该处的应急消防反应能力。下达指令后,从“队伍集结——整理装备——战斗展开——出水扑救”,整个过程用时7分50秒,远快于消防条例规定的15分钟时长。他们迅速反应、娴熟操作和精彩演练的表现,得到检查组一行的肯定。

三是执法检查须求“细”。监督检查是件细致活,不能粗枝大叶。要改变检查报告常常会出现的“基本上”“大体上”等模糊概念,必须把检查工作做得细致扎实,否则许多情况和数据摸得不深不透,也无法进行定量分析,只能大而化之。执法检查要注重“解剖麻雀”,从细处入手,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只有摸透微观细节,才能把握宏观,微观搞得越清楚,宏观决策越明晰。如,检查组侧重用数据说话,搜集了近3年全市发生的事故数及死亡数,然后将这些零散细碎的数字整理归拢,并进行量化分析,从中发现带有律性的东西,找到事故多发频发的行业单位,为此后提出针对性举措和用力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是形成报告须求“精”。撰写报告要树立精品意识,谋篇布局求精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勾画清晰合理的篇章结构;数据整理求精准,用心梳理手头素材,认真提炼相关资料和所涉及的每一项数据。论证求精到,对调研掌握的情况和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要认真推敲、详细论证,然后提出可行管用的对策。表述求精炼,按照“写短文”要求,删繁就简,做到详略得当、简洁明了。文章初成后,要反复打磨,“一成文章半成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无论你是所谓的高手,不管你哪路专家,如果没有点“苦熬”精神,不去加班加点、用心揣摩、反复修改,就难以写出好的报告。

2021-11-26 陈钦连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的实践与思考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94275.html 1 3 强化调查研究 提升监督质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