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第A04版:

凝心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勇担当 全力谱写淮北市场监管工作新篇章

——专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郑晓野

■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张珺

市第九次党代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总结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准确把握淮北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快建设“创新淮北、实力淮北、美丽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郑晓野在接受市传媒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把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力推动党代会精神落实到市场监管事业各项工作实践中,凝心聚力以昂扬的姿态迈向市场监管新征程。

记者:市场监管部门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息息相关,所从事的工作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请您介绍一下市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取得哪些主要成绩?

郑晓野:淮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淮北市知识产权局)自2019年2月20日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守初心使命,矢志开拓进取,实现市场监管事业的精彩开局。首先,市场准入更便捷。全面深化企业开办“六个一”改革,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一日办结。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全面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负面清单+自主承诺 ”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银行开户、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的应用。深化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压缩公告时间至20天,先行在食品生产领域试点“企业注销+行政许可注销”联动办理改革。截至今年9月,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19.76万户。执法监管更高效。成立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构建统一、权威、高效的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跨部门监管联合抽查,探索重点监管领域“随机+网格”一体化监管的新模式,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元旦春节打假、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等专项行动,强有力推进打击传销、反垄断和价格、广告、网络等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全系统办结各类违法案件2245件,罚没款617.8万元,有力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同时,质量引领更有力。实施商标、质量、品牌、技术标准战略,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淮北受理窗口,出台《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加快国家铝基材料及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工作,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共培育11件中国驰名商标、15家政府质量奖企业、4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中国专利奖、30个安徽省专利奖。主持和参与制修订38个国家标准,41个行业标准,36个地方标准。此外,“四大安全”更平稳。坚持食品全链条安全监管,推进“食安安徽”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农村食品、特殊食品、夏季食品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市县两级政府均成立药安委,建立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坚持药品医疗器械清单式监管。开发我市气瓶安全信息化系统,对在用气瓶实行一瓶一码登记;加强智慧监管,4600台乘客电梯纳入“淮北市电梯安全监管信息化和应急救援平台”。

记者: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建设“五个淮北”的奋斗目标,请问围绕这一目标,如何把市场监管事业规划好、发展好、落实好?

郑晓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立足全市发展全局,统筹做好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实现市场监管思想观念“更新换代”,能力素质“升级换挡”,工作方式“提质增效”,为“五个淮北”建设贡献市场监管力量。首先,持续深化市场准入新环境。聚焦创新创业的堵点痛点,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市场准入制度创新,统筹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涉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和更多行业推动简化审批和照后减证,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能,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不断改善创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其次,打造市场公平竞争新秩序。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成全面覆盖、规则完备、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完善公平竞争法律制度体系,健全公平竞争审查长效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对新业态等经济活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切实维护公平竞争,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积极营造市场消费新环境。完善消费维权投诉平台,大力发展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积极落实先行赔付制度。深入开展放心满意消费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增放心满意消费示范单位200家以上,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350户以上。打造96333电梯应急处置、气瓶安全可追溯监管、计量惠民工作等民生品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开创质量强市新局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完善质量发展机制,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造质量管理标杆企业,深入开展高端品牌培育工作,强化计量基础支撑、标准引领、质量认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培育中国质量奖、省政府质量奖各1个、市政府质量奖5个,全市新增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5家以上、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家以上,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3项、国家(行业)标准80项以上。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度。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增加知识产权有效供给,加大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服务能力,促进企业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撑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到2025年,争取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到3.6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效明显,省级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六是夯实“四大安全”监管新基础。坚持将防风险保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析、预警、响应、处置系统,切实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到2025年,力争建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重点实验室,每年国家抽查省级抽查企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市市场监管局将采取哪些举措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推淮北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

郑晓野: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立足职能,对标沪苏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淮北经济不断育先机、开新局,为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北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纵深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实施名称申报“企业承诺+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限制,简化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的登记手续,有序推开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试点,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区域、事项全覆盖,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等改革,推动涉企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推行“一件事”改革,拓展便民服务网点,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细化公平竞争审查范围,定期开展评估清理,对经公平竞争审查后出台的政策措施,每三年组织1次定期评估,推行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效应分析。统筹监管执法和制度建设,统筹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和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办案力度,加强网络交易、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广告等监管,建立健全行业价格行为规则,着力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保护和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效能。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整合执法资源,减少执法层级,统一执法标准。探索创新监管模式,修订完善监管政策制度,为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留足空间。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动态更新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管事项清单,加强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实现涉企信用信息类别全覆盖。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对失信主体在纠正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后进行信用修复,指导其重塑信用、重返市场。加快智慧监管步伐,促进市场主体健康有序运营。

记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百姓越来越多地关注吃住行的安全,作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的监管主体,市市场监管局将如何加强保障措施,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郑晓野:市市场监管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聚焦民生关切,严守安全底线,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

巩固食品安全防线。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推进食品安全源头治理,鼓励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追溯体系,引导规模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全面建立和实施HACCP等先进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针对食品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等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系列攻坚行动,实现食品销售者风险分级动态管理100%覆盖。筑牢药品安全底线。采取“高位组织、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社会共治”的监管措施,进一步健全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药品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疫苗全链条监管,加大对高风险性、关注度高、量大面广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严厉打击药品违法行为,促进我市医药健康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坚守特种设备安全红线。推动安全监管与行政许可、执法稽查、信用监管、检验检测等融合发展,有序推进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构建特种设备智慧监管体系,形成一套系统完备、成熟定型的安全监管工作体系,探索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平台,不断提高我市特种设备安全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发生。拉高产品质量标线。完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健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体系,形成生产流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监督抽查模式,每年组织抽查100种以上产品。加大产品不合格企业后处理力度,探索将抽查结果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重大质量问题约谈机制,对抽检合格率偏低的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加强跟踪抽查,对产品不合格企业形成有力震慑。

2021-11-10 徐志勤 ——专访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郑晓野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92918.html 1 3 凝心聚力谋发展 改革创新勇担当 全力谱写淮北市场监管工作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