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6日

第A05版: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言超

■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张锦 杨聪聪

7月21日,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言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民营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超越预期,实现全省位次大幅提升。

记者:刚才听到您谈到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实现了全省位次大幅提升,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及民营经济的发展情况?

陈言超:我说这个大幅提升,是有根据的。2018年我市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全省排名第16位,2019年全省排名上升到第11位,提升5个位次;日前,省通报的我市2020年排名进入了全省第一方阵,居第5位,提升了6个位次。可以说是“两年两连跳、成功冲上游”。总的来说,民营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规模总量稳步扩大。2020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60.3亿元,同比增长3.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0.1%。今年1-5月份全市新增私营企业3389户,同比增长15.2%,总数达4.23万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0609户,同比增长45.1%,总数达14.4万户。提供了全市9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质量效益稳中趋升。民营企业税收贡献不断提高,2020年税收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8.1%;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完成7.08亿美元,同比增长45.7%。今年1-5月,民营经济质量效益保持良好态势。税收收入47.80亿元,同比增幅27.6%,占全市税收总量的72.1%;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完成4.60亿美元,同比增长84.5%,占我市外贸总值的76.4%。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民间投资增活力,2020年同比增长7.8%,增幅全省第一,占全部投资比重的61%;全市民营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234个;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和驰名商标19个。今年1-5月民间投资有所回落,占比60%;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74个;新增商标品牌示范企业9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任务全部完成,居全省第一方阵。

当前,民营经济已经全面涉足淮北产业转型升级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中占比达88.2%,在省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中占比达94.8%。可以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淮北更高质量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推动新阶段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记者:我知道,6月份我市召开了全市性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委“30条”政策文件,那么这个充满着“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的“惠企大餐”,想请您介绍一下目前贯彻落实的如何呢?

陈言超:是的,6月4日下午,我市高规格、大规模地召开了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批百个县干招商组授旗仪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市委“30条”政策,这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企业家的普遍好评。

为推动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细化了具体任务落实的分解分工,已经以市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印发下去。那么作为我局而言,首先,加大政策宣贯力度,以“四送一服”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走访调研、交流座谈、政策大宣讲、大解读活动,深入传达市委“30条”文件精神,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提出研究帮扶措施。定期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问题,分类汇总,及时派单反馈至相关单位。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解决企业用电、环保、治安、用工、土地等方面问题。健全办理登记和督办催办机制,对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难以现场解决的,转交相关县区、部门研究解决,做到责任归属清晰、交办分派及时、督查进度严格、执行推动有力。建立监测平台,定期分析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时通报监测预警数据。

其次,加大民营经济主体培育力度。进一步规范市级“专精特新”培育工作的申报流程和管理规则,评审认定28家市级“专精特新”及18家优质小微企业,推荐11家企业申报第三批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目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户,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户,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梯次化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初显成效。

最后,为民营企业精准纾困解难。落实“即报即审即兑”奖补程序,第一批为企业申报市级称号类支持项目141个、奖补资金2249.4万元。加强部门协同联动,积极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行动。截至6月末,新增企业信用贷款13.78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比61.13%,较年初上升2.94个百分点。新发放的贷款利率5.5%,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积极向人社部门推介企业用工需求,签订用工合同2877人。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展销会、博览会,宣传推介淮北特色产品。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账款实现全部“清零”。

记者: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2021年我市民营经济确定了哪些目标?重点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

陈言超:2021年全市民营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保持50%以上,新增注册民营企业8000户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重点在五个方面持续发力:

激发创新活力。扶持小微企业提档升级,加大“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培育力度,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大力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全年培育认定市“专精特新”企业2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5家。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力争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双创”载体建设,争创省级双创平台8家、国家级孵化器1家。

强化要素保障。围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主导产业人才需求,给予急需紧缺人才一定的生活补贴和住房补助。引进和汇聚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型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鼓励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含标准化厂房)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零增地”技改。推进“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活动。深化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对新认定的市级优质小微企业按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月均利率给予上一年度新发生流动资金贷款利息50%的贴息。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和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实现准入更加便利化,退出更加简易化。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开展招商引资政策承诺兑现“回头看”,集中清理兑现招商引资合同约定的优惠政策,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行为。

培育企业家队伍。实施“1551”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培育1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卓越企业家,5名能够带领企业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的骨干企业家,50名新生代企业家,100名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开展我市民营企业管理咨询诊断。市场化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发挥其在产业发展、“双招双引”、服务企业等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完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市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协调作用,健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统计监测、预警研判机制,及时发布民营经济增加值、GDP占比等指标。进一步放大“三重一创”、科技创新、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引导效应,更好发挥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作用。

2021-07-26 邹晨光 ——专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言超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83810.html 1 3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全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