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0年09月15日

第A08版:

唱好“运河歌” 展示相城美

——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淮北非遗展区见闻

■ 记者 詹岩 实习生 王翊雯

听古老悠久的运河故事,品底蕴丰厚的非遗文化,看极具淮北特色的文创产品……9月3日至7日,在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盛装亮相的中国碳谷·绿金淮北馆唱好“运河歌”,捧出了道道丰盛的非遗“文化大餐”,在展示相城美的同时也吸引广大来宾纷纷瞩目。

非遗是传统的,它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流传至今的;非遗又是现代的,它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创新传承传播方式,实现社会共享。走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馆,非遗展区的精美展品,不仅反映了淮北文明城市、运河名城的风采,而且全方位展示了特色地域文化的整体风貌。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被称为非遗国粹。

在中国碳谷·绿金淮北馆,周学才、杨继富我市的两位民间剪纸艺人就把各自的看家本领带到了第二届运博会上,展示了一件件剪纸精品。

“这次我带了20件作品,包括飞天系列、运河系列以及少数民族系列等。”杨继富告诉记者,为了参加本届运博会,他提前很长时间就着手准备剪纸作品《隋唐大运河柳江口货运码头》,经过连天加夜赶工,终于在前往无锡前制作完成,在展会上一经展出就收获了众多好评。

记者在现场看到,《隋唐大运河柳江口货运码头》剪纸作品上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景都那么细致,一幅幅图案上充分展现了柳孜运河遗址一千多年前的繁荣景象。

同样带来剪纸作品的还有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周学才,他展现的建市六十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剪纸系列巨作,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多层剪纸就是由多张不同颜色的纸剪刻多层叠加而成的剪纸画,立体感很强,极大地拓展了剪纸的表现空间。相较于我们平时常见的单色单层风格的传统剪纸,制作一幅多层剪纸更加耗费精力。”周学才表示,这次带来参展的多层剪纸作品有表现相山之巅秀美自然风光的,有表现榴园村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有表现隋唐运河古镇五凤三阁大气磅礴气韵的……“希望这些剪纸作品能扩大淮北的知名度,提升城市对外形象,让更多的无锡人了解淮北、认识淮北、参观淮北。”

与剪纸一样,同为非遗的淮北李氏布鞋也在参展中精彩亮相。

李氏布鞋的做工复杂,工序繁缛,难度大,耗时长。每双鞋的制作都要经过打袼褙、做鞋样、填制千层底、纳鞋底、绱鞋、楦鞋等30多道工序。近年来,李氏布鞋主动顺应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在继承传统手工布鞋纳制工艺的基础上,主动融入现代元素,推出了大量工艺精良、花式多样的系列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甚至远销海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传承、融合、创新。据中国碳谷·绿金淮北馆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展出的我市非遗项目表现不俗,充分展现了淮北非遗巨大的价值与影响力。“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与运河同脉城市交流学习,共同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道路。”

2020-09-15 詹岩 ——第二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淮北非遗展区见闻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5368.html 1 3 唱好“运河歌” 展示相城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