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0年09月10日

第A12版:

经师人师 教书育人

——记淮北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陈超

■ 通讯员 郭绍敏

1988年,十八岁的陈超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选择师范大学中文系是陈超的自主决定,他说:“我喜欢中文,我乐意做一名语文教师。”

近30年时间,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陈超兑现了自己的青春誓言,昔日的一中学子已成长为淮北语文教育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淮北市学科带头人、淮北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生校外导师、江淮好学科名师、淮北市优秀教师……

师德为先,丹心一片育桃李

“认真就是水平,实干就是能力”,是陈超老师坚守不移的工作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陈超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陈老师看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教好书是身为老师最基本的师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为师者至高无上的荣誉。他把课堂当成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每节课都融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陈老师始终把自我的完善与提高视为教书育人的前提,努力做到谈吐更文雅、学识更渊博、思想更丰赡,淡泊名利,砥砺品格,做一个有内涵、有修养、有追求、有境界的谦谦君子。

学生眼中的陈超老师,既温和、儒雅、低调、宽容,又坚忍、执著、有信仰、敢担当,是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陈老师对师德的崇尚与坚守,不知不觉中影响和塑造着对他充满敬意的孩子们,他也多次被评为学校师德标兵和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学生为本,民主平等促和谐

陈超老师秉持“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民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课堂上,他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捕捉每一次教育的契机,使课堂成为师生对话的平台;周记中,他用心感受每位同学的内心世界,留下动心动情的评语;考试后,他给发挥失常的同学逐一评析试卷,帮学生找问题,树信心;课余时间,他抓住一切机会跟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孩子们最可信赖的师长;节假日,他会把路远不能回家的学生邀请到自己家里,共享一份家的温馨……

陈超老师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以及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是连他自己都始料未及的。学生翟丽娟毕业十多年后在寄给他的明信片中写道:“永远不能忘记是您让我爱上了文学,一生受益。”学生王春晓在从巴黎发来的新年祝福中这样写道:“谢谢老师当年对我说的那句话‘成功,要以恒心鼓帆,以耐心等待’,我永远都记得。”“您是二十一世纪青衫的儒者,带我们领略了跳脱应试枷锁之后真正的国文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一脉相承的华夏精魂。”这是2015届文科实验班学生留给他的毕业赠言。……这些,对陈老师来说,就是为人师者最幸福的收获。

业务立身,精益求精创佳绩

为了全面提升专业素养,陈超努力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努力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的实践能力;用心研究并遵循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开拓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陈超逐步形成清晰的教学理念和厚重大气、既实又活的教学风格。

示范引领,肯把金针度与人

对淮北一中语文组的年轻人来说,陈超老师是有求必应,尽心尽力。有一次,为了帮助一位青年教师打磨公开课,陈超甚至通宵未眠,凌晨4点多还打电话给这位青年教师提建议,想办法。一节课听了又听,评了又评。在他的帮助下,谢飞、刘薛、李乐天等青年教师在全国及省市优质课比赛中先后获一等奖。陈超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他和语文组的部分老师承担的省级课题《以〈论语〉为主要载体的儒家文化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开展得红红火火;他还和校团委一起发动学生成立了淮北一中国学社,并担任晴空文学社、辞轩书社多个学生社团的辅导老师,辅导张慕、陈忆箫等多名学生在全国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有力地促进了淮北一中以书香校园为底蕴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淮北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他积极帮培青年教师。组织工作室成员前往淮北八中、孙疃中学等学校开展结对帮教及送教下乡活动,在淮北市继续教育和教师培训活动、“国培计划”中多次担任主讲老师,连续多年担任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班级辅导者,并成为安徽省首批中小学学科优秀教师专家库成员,多次应邀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考试命题及其他教科研活动。淮北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中学正高级教师,2人入选“淮北市首届高层次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多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陈老师辅导的黄维陆、马飞、谢飞老师先后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2020-09-10 ——记淮北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陈超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5161.html 1 3 经师人师 教书育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