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傅天一 通讯员 张倩
本报讯 今年以来,相山区民政局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健全社会救助兜底机制,完善救助政策措施,以保促稳,稳字当先,切实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推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脱贫攻坚兜底保障等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加大资金投入,做到“应保尽保”。聚焦主责主业,全方位服务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用心用情守护好民政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8月份以来,相山区特困人员集中和分散供养基本生活财政补助标准由758元/人/月提高到833元/人/月,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确保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得到妥善照料,集中供养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已为2833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供养金253.2166万元,有效地保障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助力脱贫攻坚,力求“应兜尽兜”。进一步拓展农村低保范围,通过实行就业成本扣减、刚性支出核减、低保渐退等扶贫政策,把未脱贫户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对建档立卡未脱贫对象、非稳定脱贫对象、贫困边缘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精准识别,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116.93万元、农村低保金457.20万元。
及时救急解难,实现“应救尽救”。通过赋予乡镇、街道民政部分审批权限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建立了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特别重大的急难型救助,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救助,实现临时救助“零”等待。目前已发放临时金9.38万元,救助30人次,有效缓解了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
健全慰老服务,确保“应养尽孝”。继续推进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截至目前已发放275.1万元。加快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截至目前,发放一次性建设补贴317万元,用于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同时,扎实推进15家城乡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关爱困难群众,力争“应扶尽扶”。聚焦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群体的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全面落实儿童福利政策。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完善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在市级建立儿童福利院,加快村(居)“少年之家”建设。目前,全区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 10人、村(居)儿童主任 89人,实现了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全覆盖。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截至目前,为20名孤儿和2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33.60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