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傅天一
“只要真心为贫困农民着想,大家劲往一处使,就不愁脱不了贫!”8月26日上午,濉溪县刘桥镇刘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邓鹏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刘桥村共有11个自然庄,总人口6500多人,却有187户421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刘桥村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没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薄弱成为困扰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难题。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给村民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7年5月,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刘桥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但是现实情况却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当时的刘桥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产业发展是全村的短板。发展不均衡,主导产业不突出。由于村自然条件所限,村传统种植、养殖业多,特色种植、养殖业少,增收效益不明显。一系列问题成为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的绊脚石。
面对困难,工作队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迎难而上。组织各专干和帮扶联系人分工负责,逐一入户走访,填写核查表,梳理问题进行汇总,理清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工作队发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集中在因病致贫以及缺少劳动力两方面。为此,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坚持“一户一措施”,将国家给贫困户的“福利”一一落实到位。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真情付出,也都被村民们看在眼里。
在扶贫工作队刚来到村里的时候,大家发现,村里有些贫困户,因为种种原因,缺乏主观能动性,思想上没有“转过弯”,“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为了扭转这样的思想状态,在邓鹏的带领下,工作队的同事们坚持“扶贫先扶志”。针对一些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队员们先是树立他们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同时多次举办劳动技能培训,在“扶志”同时“扶智”,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脱贫致富。除此之外,驻村工作队还开办了村扶贫“爱心超市”,通过鼓励贫困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积极参与村里公益活动,整治自家户容户貌、环境卫生等方式获取积分卡,再到“爱心超市”免费兑换相应的物品,激发困难群众脱贫的积极性,树立其脱贫的信心和志气。
村民王培平于2015年因车祸不幸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顶梁柱的家庭没有了经济来源,加之大额医疗支出,还有两个儿子要上大学,一系列困难压得他们全家喘不过气来。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驻村工作队把王培平作为重点户进行帮扶。首先让他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并落实了一系列帮扶政策。经过扶贫工作队的不懈努力,王培平终于振作起来,前年,他与妻子开了家早餐店卖早点,俩人起早贪黑,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努力供养两个儿子上大学,书写了一曲贫困户身残志坚的壮丽乐章。
从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刘桥村至今,村里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而有力,坚定而沉稳。截至目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7户421人,仅剩下1户2人尚未脱贫,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60万元。除了经济上的增收,最让队员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贫困户精神面貌的改变。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邓鹏表示,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稳定脱贫,防止返贫,是我们现阶段主要工作。我们将坚守扶贫工作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