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孙楠楠
本报讯 8月19日一大早,濉溪县五沟镇北湖南村保洁员周维荣和往常一样,穿上保洁服,拿着扫帚、铁锹,骑着三轮车来到自己的保洁责任区。她一个月能拿到800元的工资补贴,基本开销有了着落。
周维荣是北湖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里的帮助下,她申请参加公益性岗位。在保洁之余,还能打理自家的几亩土地,靠着扎实勤劳的干劲,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让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跟城里人上班一样,拿起了工资。”周维荣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北湖南村党总支书记王勇在一旁介绍,村里的公益性岗位由贫困户或弱劳动力人员承担,既帮助他们增收,又破解了村庄环境差的难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要脱贫致富,首先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近年来,五沟镇始终把促进贫困群众就业作为“造血式”扶贫的“先手棋”,着力打通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该镇实施了“公岗扶贫+”(公益性岗位+贫困户)模式,根据贫困群众的自身特点和劳动能力,为他们“量身定制”公益性岗位,做到因事设岗、因人定岗。比如先后开发了道路维护员、卫生保洁员、护林员、秸秆禁烧值守员等岗位,通过“公岗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通过获得稳定的劳动收入实现脱贫,同时也实现了扶贫与人居环境提升的双赢效果。截至8月上旬,全镇共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830人。
“公益性岗位上岗后,贫困户最大的变化就是告别了之前的‘等靠要’思想,激发了内心动力。一来帮助他们增收,二来加大了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五沟镇党委书记李永刚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进一步丰富贫困户就业面,五沟镇还积极探索就业扶贫创新模式,精心打造就业扶贫新思路,通过对全镇范围内用工需求的统计和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充分挖掘就业岗位。该镇根据就业和用工需求,有序组织开展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力提升就业人员适应各类工作岗位的能力,努力让每一位贫困群众都有一技之长。同时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按照镇政府与贫困劳动力人员双向选择的原则,积极促进稳定就业,切实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性,真正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