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4日

第A03版:

不要辜负这片“留白”

■ 新华社记者 任沁沁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题 随着疫情的缓解、防控的常态化,一些文旅项目逐渐放开、公共文化服务有序开放。人们能“有条件”地走进各类博物馆、美术馆、影院、剧院,文化大地开始萌动、复苏,因疫情而产生的文化“留白”也亟待填上丰富的色彩。

面对“留白”,文艺使命要浓墨重彩。中华民族由“富”到“强”的新时代,文艺创作者更应积极主动扛起时代的责任与担当,挖掘底蕴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颂扬波澜壮阔的当代民族精神,创作出真正浸润心田、启迪心智的精品力作,塑造一个供需平衡,兼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文化市场。文艺作品,我们缺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我们要的不是抄袭模仿和千篇一律,而是在时代洪流中汲取艺术灵感,在日常生活处发现非凡亮点,在复兴潮流中传播当代价值,在多元文化基因里抓住精神共鸣。

面对“留白”,文艺探索要多姿多彩。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艺作品的创作,然而,静水之下暗流涌动,沉潜着不息的力量。好的文艺家,一定跃动着与时代同频的脉搏、韵律,保有着深刻的思索、探求,坚守着持续的创新、创造。而这正是文艺创作的核心与灵魂。事实上,与疫情搏击的大半年间,国人的文化生活呈现出许多新样态,种种“云”上探索拓宽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和传播形态:线上观展,“云”游博物馆已不是梦,“云直播”“云公教”为艺术爱好者奉上宅在家中的文化宴席。人们难忘,46位中国音乐家“云端”合奏《红旗颂》,致敬疫情下努力生活、乐观奋斗的人们,致敬抗疫精神,涤荡人心。

岁月峥嵘,赋予我们无数值得讴歌的精神。如何创作出与民族精神匹配的黄钟大吕、扛鼎之作,为新时代留下浓墨重彩,是时光交付我们的鲜明主题。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应辜负这片“留白”,当抓紧创作,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打造出不负时代的好作品,以飨人民,以飨未来。

2020-08-14 任沁沁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53087.html 1 3 不要辜负这片“留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