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露 通讯员 翟园园
本报讯 六月份以来,我市共出现五场强降水天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全市上下闻令而动,科学施策,加强协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保障。
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牢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把水旱灾害防御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清醒认识当前严峻形势,以“战时”状态,全力抓好防汛救灾工作。通过市委常委会、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市安委会暨防汛抗旱指挥部会议等形式,第一时间部署防汛救灾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城市防汛—主要行洪河道—水库—节制闸和排涝站”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防洪工程安全运行巡查制度,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强化隐患排查,以严格的整改举措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负责同志,多次深入化家湖、龙岱河、老濉河等防汛一线,以及铁佛、孙疃、南坪、双堆集等重点地区,开展防汛督导检查,切实将防洪泄洪与保水蓄水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好水生态效益。7月,省委防汛工作督导组来淮督导防汛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针对省委督导组反馈意见,市委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加强问题整改,落细落实防汛救灾各项措施,确保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淮落地生根。
注重统筹协调,以规范的水旱灾害防御部署提升工作实效。我市应急部门对上主动沟通联系,在政策指导、解决疑难问题等方面争取支持;向下加强对各地各部门的指导监督,督促防汛责任落实,主动适应防汛工作的新形势和防灾减灾的新要求。夯实硬件基础,加快一县三区农村基层防汛预警预报体系建设,高标准推进雨量、水位监控和预警预报系统等硬件建设,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实时监测,依托智慧水务管理系统,实时关注27个站点降雨量和12条行洪河道节制闸蓄水水位,并适时开展调度。制定“一点一策”方案,加强城市易涝部位巡查防守,对城区积水严重的路段通过疏通雨水管网,打通排水系统关键节点,切实解决雨水排放问题。
入汛以来,水务、气象、农业、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开展会商8次,特殊情况加密会商,及时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墒情,科学研判应对措施,加大重大领域重点工程补短板力度,确保全市河湖安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