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葛德升 实习生 黄曦
看病救人,解决病人身心痛苦,这是医生的天职,也正是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唐世球从医30年始终坚持的事情。
7月3日,在一个暑气仍盛的周五,记者来到唐世球接诊的脑病科门诊,在唐世球接诊的空隙与他进行了短暂的交流采访。
接诊室内一片绿意,窗台上放置了吊兰等大小五六盆绿植,防盗窗上爬满了昙花藤。唐主任每天就在这里接诊看病,还特将一侧藤叶修剪稀疏,留下一片光亮,为患者来看病有个好心情。
唐主任每周一、三、五全天在脑病科坐专家门诊,每周二定期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到脑病科病区每个病室进行主任查房,查看每个住院患者情况,解决各诊疗小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带教。专家门诊一天大概接诊30个病人左右。“病人不算多,我也能按时下班,不算辛苦”。
面对记者对自己印象深刻疗效较好的病患的提问,唐主任简单思索了一小会,摆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对记者说“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太多了,这很普遍,没有特意留意过谁……”。这句话还没说完,接诊室里就来了位特意前来找唐主任问诊的阿姨。5分钟左右,阿姨满意地离开。
问诊刚结束的唐主任,脸上多了一分神韵,话也多了些。“给病人看病也是看心理”唐主任望着走出门的阿姨对记者说。
唐世球接诊过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老先生面对自己脑梗的诊断非常不理解,家人劝说无果,在医院问唐主任“我又不是你们说的‘三高’人群,怎么就得脑梗了?”唐世球主任开玩笑地对老先生说“人寿命平均就在七十到九十之间,您都八十多岁了,不生病总活着不麻烦了?”这一讲给老先生逗乐了,而后欣然就接受了自己得脑梗的现实。唐主任说,这很简单,要是从动脉硬化等医学角度说,病人不满意,用这样直白的方法反而会有好效果。
在他坐诊室的办公桌上摆了三四本各类医学书籍,还有厚厚一沓笔记,从医30年里,唐主任始终保持看书学习的习惯。在没有病号的琐碎时间里,唐世球主任便与这些医书相伴,看到好的治疗方案就在笔记本上随手记下。唐主任说“看病时遇到问题,就得看看书”。唐主任还积极总结临床经验,出版了1本专著,先后撰写了10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上或在省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科研课题研制了蜈蚣胶囊、化瘀通络胶囊两项中医药特色院内制剂,临床效果满意,技术水平已达到市内先进,“简、便、验、廉”特色明显,在淮北市乃至皖北地区具有较高社会影响。
唐世球就这样始终秉着看病救人的本心,悉心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前进。从2011年从大内科分支出来成立脑病科后,一直以“传帮带”等人才培养方式认真指导其他医护,有目的地积极组织科室人员轮转外出学习、进修,并充分利用每日科室晨会、周固定学习日、科主任查房等时间在科室内部开展教学活动。手机24小时开机,院里有情况随时赴命。目前科室成为“十二五”“十三五”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安徽省神经内科疑难罕见病联盟理事单位等。科室管理规范,人才梯队合理,专业技术过硬,患者满意度较高,在脑血管疾病、面神经麻痹、颈椎病等疑难病诊疗方面独显特色优势,掌握使用药物离子导入治疗等中医特色疗法,疗效甚佳。唐世球先后获得了第三届“淮北名医”“淮北市优秀中青年中医”等荣誉称号。
回忆刚开始工作的几年,家人对他随时待命赴院的工作状态也有不理解,但渐渐的,现在一有院里电话打来,家人反而还会催促唐主任,电话来了,你快点过去。对唐世球来说,家人就是他投入工作的坚实后盾。
30年,唐世球主任始终如一,看病救人,坚持做好一名医生应该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