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
第B04版:

古代避讳趣谈

“避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中的一大“特色”,俨然成了一门学问。这样的“学问”是注定要闹出笑话和荒唐来的。古人认为,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说的,一说就意味着不吉祥、不恭敬甚至大逆不道。比如人死了,“死”字不吉祥,也不恭敬,就要避讳,不能直接说死了,要说“驾鹤西去”了、“仙逝”了、“长辞”了、“作古”了……等等。

古代的避讳,最常见的就是对人名字的“讳”。这种风俗,在中国的历史中,起于周,盛于唐宋,可谓渊源久长,而且还玩出了花样。对于要避讳的名字,我们的古人研究出了大致四种处理花样:1.替代法。用相近的字来替代要避讳的字。2.空格法,遇到避讳的字要空一格。3.缺笔法。遇到避讳的字故意少写一笔。4.某某法。直接用某某代替。

下面举一些有意思的避讳的古代例子。

1.西汉高祖皇帝,原本叫刘季,当了皇帝后,改名叫刘邦。结果,这个“邦”字就要避讳了,书都要把“邦”字改成“国”字,就连孔夫子的《论语》也不放过,如书中“何必去父母之邦”要改成“何必去父母之国”。

2.孔夫子在汉朝时候,声名还不是那么盛,所以,吃了刘邦的“瘪”。到了宋朝时,孔夫子一路被捧为“至圣先师”,地位达到鼎盛,他的名字“孔丘”也要避讳起来了。宋朝政府下令,凡是读书时读到“丘”字时,都不准念成“丘”,一律念成“某”字,甚至还要拿红笔把“丘”字圈起来,以示对先贤的尊敬。到了清朝时候,更加变本加厉。清政府下令:凡天下姓“丘”的,都要加个耳字旁,改为“邱”字。这还不算,还不允许“邱”发音为“丘”,要念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都不得已改姓“邱”了。直到今天,有姓“丘”的,也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3.前面说到汉高祖刘邦的名字要避讳,殊不知刘邦老婆吕后的名字也要避讳。吕后原名叫吕雉,“雉”字的原义是野鸡。既然野鸡的名字“雉”被吕后叫了,那以后野鸡就不能叫“雉”,只能叫野鸡了。野鸡估计一定很郁闷:“我招谁惹谁了?好端端地把我的名字给抢了!”

4.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他的讳,当时很多人都不得不改名字。如:他的敌人王世充,人死了,还被史书上硬是给改为“王充”;他的战友李世勣,名字也被生生改为“李勣”。

在唐朝,不只是皇帝的名字要避讳,连做官也要受到避讳的限制。比如,你想做官,官职的名称里,有一个字和你父亲或者你爷爷的名字一样,这不行,这官你就做不了,你要避讳!比如,你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中”字,那中书省的官你都做不了,你犯你爸爸的避讳了。如果你硬是偷偷摸摸做了这个官,被朝廷发现,不但被罢官,还要被判刑,一年徒刑!

5.唐朝有一个人叫贾曾,被朝廷任命为“中书舍人”的官。他吓坏了,因为他爹名字叫贾忠,“忠”字和“中”字有犯忌讳的可能。他不敢上任,上书请求辞官不干。后来经过朝廷合议,认为“忠”和“中”是两个字,不算犯避讳,贾曾这才敢做这个官。

6.唐朝李贺,写诗如鬼神相助,被后人称为“诗鬼”,才华横溢,本可登科高中,仕途远大。可想不到的是,他爸爸的名字把他“坑”了。他爸爸叫李晋肃,朝廷有嫉贤妒能的人就指出,“晋”和“进”两个字同音,所以李贺为避他爸爸的讳,一辈子不能中进士。结果,李贺又气又郁闷,27岁就死了!

除了皇帝的名字要避讳之外,民间之中,父亲或者长辈的名字,在家族之中也要避讳。

7.古代史学大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父亲的名字叫司马谈。所以,在他写的《史记》一书中,凡是名字带“谈”字的人,他一律私自给人家改了名字。例如“张孟谈”,改为“张孟同”;“赵谈”,改为“赵同”。他不允许别人的名字在他的书里,和他爸爸的名字相同,统统要避他爸爸的名讳。

到了写《后汉书》的范晔,也学起了司马迁。范晔的父亲叫范泰,于是《后汉书》中,名字叫“泰”的人就倒了霉了。如:郭泰被改为“郭太”,郑泰也被成为“郑太”。

8.唐朝大诗人杜甫,他父亲叫杜闲,为了避他父亲的讳,杜大诗圣写了一辈子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如果你发现杜甫的诗中有“闲”字的,请注意!那可能是冒杜甫之名的假诗。

以上这些避讳的例子,在今天看来,实在是有点荒唐和小心眼。但是,在古代,避讳是上至皇帝下到平头老百姓都得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情。这种“小荒唐”几乎贯穿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呢!

2020-05-13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45402.html 1 3 古代避讳趣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