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0年05月11日
第A07版:

加快经济发展 更应用好有形之手

——关于“克服疫情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徐向阳

目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持续推动态势好转,尤其是促进非常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更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特别是发挥政府这个“有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性、弥补性和规制性作用,以政府的有效作为服务、引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实现加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月23日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叠加这次疫情影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难度更大。”“只要我们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就能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再次强调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克服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把制度优势和政府作用发挥好。

一、发挥政治优势促发展。切实把讲政治落实到促进经济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个环节,使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展现。一是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坚持不懈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思想武器。二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各级党委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和“一岗双责”等,切实落实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三是切实坚定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组织动员力和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坚持好、发挥好,凝心聚力发展经济。四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既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又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以此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业、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持续深化改革促发展。重点针对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主体目前的各种堵点、痛点、难点,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构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制度规范体系。比如:应对疫情,实行的“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邮寄送达”等,都可以通过制度和程序改革进行固化。

三、强化政策扶持促发展。政策支持既要有即期的支持,更要有长期的支持。即期重在实行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保证能够对冲疫情影响,防止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防止短期冲击演变成趋势性变化,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把上级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研究出台并严格落实自己的阶段性、针对性政策,把财政贴息、大规模降费、缓缴税款等政策尽快落实到企业。特别要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现金流不足、工资成本刚性、银行贷款到期、产业链断裂、合同违约以及坏账增加等迫切问题,实行“政银企”对接,“一企一策”,精准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贷额度,调整完善企业还款付息安排,加大贷款展期、续贷力度,适当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重点支持有市场、有品牌、“专精特新”、内部治理比较健全、暂时遇到困难的实体企业,而不是淘汰企业、差企业。长期重在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促进经济创新、协调、开放发展。比如,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应树立“产业链”“价值链”和“应急储备”思维,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抢抓新一轮窗口期给这些产业带来的机遇,着力培育壮大,促进其发展潜力和动能的释放。

四、科学规划引领促发展。此次疫情既带来一些意义深远的调整,各行各业加速触网上网进程,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深,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融合加速,加快产城融合和智能化改造;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弱项,特别是公共卫生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城乡智能建设等方面。对此,一定要趋利避害,科学编制规划,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加快项目和体系建设。比如,增加政府性投资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智慧城市、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进行电力、铁路、5G基础建设等领域要素市场化改革,引入民营经济;抓住产业结构深刻调整、工业发展加速迈向中高端的机遇,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推进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建立。

五、优化市场环境促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营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发企业活力。一方面要优化服务环境。聚焦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面临的主要困难,各级政府改进措施,当好“服务员”和“点小二”,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另一方面要优化管理环境。落实负面清单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平等便捷准入;对新兴产业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遵守市场规律,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和资源配置;规范市场秩序,依法维护市场主体权益和消费者利益。

作者单位:市政协

2020-05-11 徐向阳 ——关于“克服疫情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45112.html 1 3 加快经济发展 更应用好有形之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