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3日
第A01版:

绿金淮北 温馨家园

——我市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纪实

■ 记者 陈洪

如果说,时间是一把大的尺子,丈量着时代的变化;那么水、电、气和城市公共交通便是小的标尺,标记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从井水到自来水,从煤油灯到电灯,从蜂窝煤到天然气,从步行为主到乘坐公交、出租……建市60年来,得益于城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提档升级,相城儿女感受着时代发展的巨变,也感受到民生福祉的稳步提升。

加快公用事业的发展,对于优化城市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建市60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发展城市公用事业作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供水、供电、供气和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满足民生需求,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扩大,全市公用事业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心水相牵润民生

“这水真甜!我们再也不为吃水犯愁了……”濉溪县孙疃镇任李村村民任家民拧开水龙头,望着汩汩而出的清水,非常高兴。

从“用水不便”到“用水方便”,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任家民反映的不仅是自己的用水感受,更揭示了我市城市供水事业跨越发展的深刻变化。

供水对于一个城市,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

上世纪60年代,我市城乡居民的取水方式主要为打井取水。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拓展、人口不断增长,1972年6月,淮北市自来水厂应运而生。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和工业的基本用水需求,此后的三十年,我市一直在不断完善供水管网,铺设各类供水管道,提升城市供水服务能力。

进入新世纪,淮北供水事业迎来大发展时期。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大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供水环境,提升供水服务水平,城市供水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截至目前,我市供水面积达120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22.5万吨,实际日供水量10万多吨,供水人口60多万,现有抄表到户数30多万户。

万家灯火映相城

华灯初上,远处勾勒楼宇轮廓的霓虹灯五彩斑斓;繁灯点亮,千家万户里亮起了幸福温暖的灯光。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的电力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就如同我们的这座城市一样,转型崛起日新月异。”已经从国网淮北供电公司退休的职工王远民,在电力系统干了近40年。在他眼中,淮北电网的变化可谓沧海桑田。在改革开放的画卷上,淮北电网的发展更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马庄变电站是淮北的第一座变电站,也是我市主城区的枢纽变电站。那时,全市共有变电站7座。其中110千伏变电站为马庄变电站、毛庄变电站、海孜变电站、青龙山变电站,35千伏变电站为朱庄变电站、杨庄变电站、渠沟变电站。”王远民告诉记者,原来供电能力弱、稳定性差,每个变电站都是像“糖葫芦”一样串在一起,都是单电源,一个小的接地故障就可能让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区陷入黑暗,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光阴飞逝,十年一剑。改革开放后的淮北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电力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淮北供电局吹响了电网建设“进军号”,大踏步向前迈进。1982年12月22日,淮北地区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南坪变电站建成投入运行;2007年8月1日,皖北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所——濉溪变电所建成投运……一条条银线飞越高空,一个个铁塔跨越高山之巅,一座座变电站拔地而起。

如今,我市的变电站从最初的7座一跃变成了现在的47座,电压等级从最高110千伏变电站提升到500千伏……这一系列变化的背后,是淮北电力人织密电网的真实写照,更是助力城市转型崛起的生动实践。

蓝色火焰动力足

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位列开门七件事之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改革开放初期,每家每户的经济宽裕了,人们做饭从烧柴禾向烧煤转变。上世纪80年代,焦炉煤气开始逐渐进入普通家庭。1981年12月7日,我市成立“淮北市煤气建设筹备处”,揭开了淮北市城市燃气建设的新篇章。1984年12月青龙山压送站主体工程竣工,焦化厂至市区14.7公里中压主管线全线贯通,五号工地72户居民试送气点火成功,自此淮北进入了焦炉煤气时代。

到了1994年8月,我市有了第一家供气站——淮北市煤气总公司液化气供应站。在气源相当紧缺的年代,骑着自行车,驮着煤气罐,成为当时的一道风景。

2006年11月,顺应国企改制的步伐,市政府方委派淮北市公用事业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以淮北市燃气总公司资产与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淮北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随着 “西气东输”天然气全线贯通和利辛至淮北支线建设的竣工,2008年7月至10月,10万多居民用户和工商用户全部置换成天然气,全市居民迎来崭新环保的“天然气时代”。作为清洁能源,天然气安全无毒,居民用起来更加安心。同时,天然气经过脱硫处理,能够减少对管道的腐蚀,具有清洁环保的优点。

近年来,淮北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秉承“诚实守信、业绩导向、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工程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大力开拓市场,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目前,该公司服务各类天然气用户45万户,建设天然气管网1300公里,敷设至各大工业园区及附近乡镇。

聚焦公用事业,惠泽民生发展。今后,我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锐意进取、主动作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

百姓出行更便捷

“公共自行车绿色便捷,出租车服务优良,公交站台建得越来越贴心,有语音报站、到站提醒、休息凳……总之,是越来越好,越来越人性化,让人越来越舒服了。”如今,说起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市民口中满是溢美之词。

60年间,人们从主要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从长时间排队只为搭上一辆公交车,到如今手机一开就能叫到出租车、网约车……人们亲身感受着60年交通方式的巨大变化,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出行服务。这一切,都得益于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

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精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人民群众出行新要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成果丰硕,城乡交通一体化惠民便民,公共交通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2019年以来,我市新购置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50台,优化调整了部分公交线路。在全省率先开通公交一卡通,小码联城、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手段,公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尤其是濉溪县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县启动实施覆盖全县的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运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并投放“零”尾气排放、无二次污染的新能源汽车,形成了县、镇、村之间完善的城乡客运公交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60年来,城市公共交通事业面貌日新月异,曾经的小小萌芽,如今已长成绿荫满地的大树。可以展望,在交通强国目标的指引下,未来更加美好的公共交通出行,将为百姓创造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20-03-23 陈洪 ——我市城市公用事业快速发展纪实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8336.html 1 3 绿金淮北 温馨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