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8日
第A07版:

抗击疫情的“金喇叭”

——记“中国好人”、濉溪县文艺志愿者周志民

■ 记者 邹晨光 摄影报道

“新型肺炎在蔓延,党员干部冲在前。坚决打赢防疫战,同舟共济渡难关。肺炎凶险防为先,人人都要早防范,多消毒、勤洗手,杀死病毒无后患……”近日,一首以淮北琴书形式演唱的《坚决打赢防疫战》在网络上面流传开来。而这首作品的创作者正是“中国好人”、濉溪县文艺志愿者周志民。

“疫情牵挂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想到拿起手中‘武器’冲锋陷阵,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中国好人,要时刻听从党召唤,要用我学到的文艺专业知识为人民作出微薄奉献!”提及为何创作,周志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周志民不仅是中共党员、“中国好人”,还是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协民族管乐研究会会员、安徽省皖派唢呐研究院荣誉会长。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五十载,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苦练基本功,使他成为了濉溪县文艺界的佼佼者,现在还担任濉溪县戏剧家协会会长。一直以来,周志民长期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积极配合中心工作,宣传党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取得了丰硕成果。

1987年至今,周志民荣获国家、省、市、县各级奖项60多项次,其中国家级获奖5项次、省级获奖6项次,创作剧目、曲目获奖20多个。被濉溪县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艺术家”荣誉称号;被淮北市委、市政府授予“十年创作成果”二等奖。专题报道《吹上中国好人榜》发表在安徽日报上;《“酒乡”有支盛开的喇叭花》被人民日报时代潮栏目收入在大型文集《辉煌二十年》中。

“我当时就觉得创作《坚决打赢防疫战》,一是能鼓励人民坚定防疫信心,二来能够呕歌彰显战斗在一线的党员干部和白衣战士大无畏奉献精神!”周志民告诉记者,淮北琴书是非遗传承项目,是淮北人民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所以他选择了琴书表演。

了解周志民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些拧”的人,为了宣传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他自筹资金50多万元,购买专业流动舞台车及其他设备,打造出濉溪县唯一的专业艺术品牌“濉溪县艺术团”。

小小演出车,却是周志民的大舞台。周志民利用这个平台开展各类宣传演出活动、培养艺术人才。他根据时代呼唤,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歌颂和谐社区的小品《鱼水情缘》,孝敬老人的小品《抓阄》,反映招商引资体裁的《榴花情》《聘导游》;反腐倡廉体裁的《一碗素面》,淮北琴书《仨媳妇》;美丽乡村建设体裁的《福音》《瓜田夜曲》等。其中小品《鱼水情缘》荣获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二等奖”;淮北琴书《仨媳妇》荣获安徽省第七届艺术节“二等奖”及全国曲艺邀请赛“二等奖”。在淮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由于该团成绩突出,2010年11月授予安徽省“百佳院团”荣誉称号;安徽省演出质量信得过单位;2016年11月授予安徽省“十大名班”奖。

就是因为太过执着于艺术创作,所以周志民在筹借资金购置演出设备方面,也使得家庭和亲戚朋友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又不是年轻人了,还投资建团,整天还为团里的演出忙个不停,连家都不顾。”在周志民的妻子看来,他是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了就该好好享受生活,不要再去操劳。

“我知道他们关心我,但每当有主题创作演出的任务,那真是吃不好饭睡不着觉,因为创作是最艰苦的,经常是深夜不能入眠,创作灵感来了立即就得起床记录,不然天明起床就忘了。”周志民告诉记者,因为他患有糖尿病,家人对他的身体健康非常担忧,免不了时有吵嘴斗气的事情发生,对此,他都是一笑而过。“我是党的一名文艺工作者、“中国好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党和人民,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最终,在周志民的韧劲坚持下,他也得到了家人和亲戚朋友的理解认可!

“我会不忘初心、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多出精品,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绿金淮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周志民说道。

2020-02-18 邹晨光 ——记“中国好人”、濉溪县文艺志愿者周志民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6532.html 1 3 抗击疫情的“金喇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