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6日
第A06版:

矿山里的发明家

■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李继峰

“只要把撬挪器沟槽,咬进工字钢的棱角,只要轻轻一扭,几百公斤的工字钢就能听你的使唤了。这比过去省力70%以上,功效提高40%左右。”11月14日下午,在皖北煤电钱营孜矿机修厂内,开拓区“矿工发明家”刘文东一边介绍自己的“小发明”,一边现场指导工友们使用。

刘文东绰号“刘发明”,这几年先后有多项发明在矿上获奖。他所在开拓区机电队铁料加工班,整天与工字钢、铁道、三角铁等“重家伙”打交道。在操作时,要移动几百公斤的东西,至少需要两个矿工抬起来。如果协调不好,还能造成手指被挤伤等伤害。有时候要从工字钢堆里找到需要加工料,想翻开工字钢,更是麻烦。今年10月初,有着15年机电操作经验的“刘发明”,经过仔细观察和反复实验,发明“撬挪器”。该装置在一个钢管上,焊上两个着力的“铁耳朵”,成之着力点。由于动力臂加长,着力面积小,在翻挪工字钢等重物时,只要一个人就能轻松搞定,省时省力,安全可靠。

可别小看这个略显粗笨的“胖家伙”,它成了地面焊接工的“好帮手”:多重的工字钢,轻轻一抓就起来。更重要的是,员工可以站立身子操作,不会伤着腰。新发明刚刚投入使用,在工友中迅速传开,已在矿里多个施工现场推广应用,大大降低矿工的劳动强度。

该矿在技术创新管理中,把员工当作推进企业发展的“智矿”来开采,每季度都开展“金点子”评比、五小成果评奖和员工合理化征集活动,并用矿工的名字命名发明,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在日常工作中,多渠道为创新者提供支持和方便,只要员工有了小改小革项目的思路,从矿上到区队都会从时间、资料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企业成为小发明小革新滋生的“温床”。

2019-12-06 徐志勤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31982.html 1 3 矿山里的发明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