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第A01版:

确立绿色战略 坚持高质量发展

安徽淮北市重点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生态保护、旅游文化、科技与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接

■ 中国改革报记者 张勋飞 葛飞

淮河生态经济带是由江苏省淮安市、山东省枣庄市、安徽省淮北市、河南省信阳市、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等25个地市和4个县(市)组成的经济带,24万平方公里,近1.5亿人口,2018年10月获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成员之一的安徽淮北市,在转型发展中,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立中国碳谷·绿化淮北战略,实现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如今,已形成碳基、硅基、铝基、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产业“四基一高一大”产业发展格局。

生态立市转型发展

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建设,在加快编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淮北篇)》基础上,淮北市重点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生态保护、旅游文化、科技与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接,加快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

强化产业发展对接。在煤电产业方面,抓住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的机遇,深化能源领域合作,投资54亿元建设平山电厂二期135万千瓦发电机组,是全世界单机容量最大、单位能耗最低的高效洁净煤发电机组,为全球绿色燃煤发电标杆,是国家示范工程;在煤化工产业方面,着力打造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是国家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质化工企业落户,未来5年将打造成为“千亿元产值的碳基产业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围绕建设“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推动该市产业向产业链、创新链最高端攀升,拥有卓泰化工、陶铝新材料、金龙电子等多个技术世界领先企业。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对接,积极做好与河南省、江苏省以及安徽省交通部门的对接,加快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道建设,缩短与淮河流域城市的时空距离。在铁路方面,年底前开工建设淮北—宿州—蚌埠城际铁路,打通淮北市高铁南下通道,优化完善皖北铁路网布局。在公路方面,推动淮徐快速通道和徐淮阜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皖北地区国省道建设和县乡公路改造,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在水运方面,疏浚萧濉新河、沱河、王引河、老濉河,重点开发浍河航道,建设南坪、韩村、青龙山港,提高水运通达能力,通过淮河、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衔接,通江达海,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对接,与宿州、徐州和商丘等周边城市建立各类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跨界污染纠纷协调处理机制、环境监测设备及应急资源共享机制等,加强区域跨界河流、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开展区域秸秆禁烧联防联控。

多年致力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投入22亿元,启动了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中湖治理工程,变采煤沉陷区为承担淮水北调蓄水重任、目前全国地级市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相继启动了东湖、南湖、乾隆湖、凤栖湖、朔西湖等综合治理项目,变采煤沉陷区为适宜健身休闲娱乐的城区滨水公园,成功入围第十届中华环境奖,南湖景区核心区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治理采煤沉陷区18.9万亩,治理率53.1%。

强化旅游文化合作对接,深化与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协作,共同将中国大运河项目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制《大运河淮北段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深挖柳孜运河遗址等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传承运河文化和精神。整合文化资源,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加强与商丘、宿州、徐州、淮安等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区、遗产点联动保护开发。

树立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淮河流域旅游板块,在旅游线路、客源市场、宣传促销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建立旅游发展战略联盟,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淮河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强化科技与人才合作对接,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协同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东部科教新城、国家高新区“三区联创”,下大力气狠抓上海交大安徽(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主平台建设。

支持创新型企业与上海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132项,组建产学研合作实体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打造“源创客”“梧桐树”等“双创”孵化基地,吸引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个创新团队入驻、70多家风投机构参与创新创业。深化人才合作,建立人才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和培育计划,探索实施“人才储备金”制度,吸引来自各地高层次人才180余人,实现区域人才资源互通共享。

2019-07-12 张勋飞 葛飞 安徽淮北市重点在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生态保护、旅游文化、科技与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对接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20391.html 1 3 确立绿色战略 坚持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