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5日

第A01版:

永民种业: 育好“一粒种” 铸强 “中国芯”

■ 见习记者 陈倩 通讯员 刘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安徽永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永民种业”),从最初单纯的种子引进商,一路成长为如今种业创新的引领者,凭借一粒粒优质种子,书写着一段段坚守与突破的奋斗篇章。

4月10日,永民种业副总经理赵鹏谈及公司的大豆品种时,言语间满是自豪:“永民豆777是我们自主选育的优质新品种,具备高产、广适、抗逆等突出特性,已通过河南省和湖南省审定,在江苏省、陕西省引种成功。在长江流域种植时,其蛋白含量高达47%,亩产量达230至260公斤,优势显著。”

回首往昔,永民种业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成立初期,公司主要通过与优质育种单位合作,引进市场上已成熟的种子品种。“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虽给企业带来一定收益,但永民种业创始人、董事长赵雷心中始终藏着一个梦想——培育出属于自己的优质种子。“还是得掌握种业的核心技术。”赵雷深知,唯有拥有自主研发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怀着这样的信念,永民种业毅然开启自主研发征程。赵雷坦言:“种子研发和一般产业不同。研发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五年甚至更久。”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搭建科研平台,组建专业育种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从资源收集到品种选育,再到试验推广,逐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

“公司设立了濉溪县永民种业农作物研究所、大豆育种淮北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并与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农学院展开紧密合作,每年投入研发经费500多万元。”赵鹏介绍,“目前正在筹备申请国家级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有望在未来三年内达标。”公司先后自主研发出9个优质品种。眼下,还有多个小麦、大豆新品系处于试验阶段。

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凭借不懈努力,永民种业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等国家级资质;同时荣获“安徽省首批科技型企业”“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安徽省科技创新企业”等省级荣誉。2024年,公司销售额达1.15亿元,利润达1095万元,上缴税收120多万元,拥有科研用地500亩、试验示范田1280亩,为种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民种业的发展,是濉溪县种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濉溪县制种实力雄厚,全县每4亩地就有1亩用于制种,年输出良种超2.5亿公斤。当地25家制种企业里,民营企业占比达2/3,成为推动种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引进种子到自主选育,从默默无闻到行业领先,永民种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创新的力量。在种业振兴的道路上,我市种业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帆,以优质种子为桨,通过培育更多高产、优质、抗逆的种子品种,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4-15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87236.html 1 3 永民种业: 育好“一粒种” 铸强 “中国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