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3日

第A06版:

让文明“溪”风深入人心

——濉溪县发挥“大总”作用推进移风易俗

■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李莹 刘冠群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近年来,濉溪县坚持党组织靠前一步、政府组织护航起步、社会组织提升一步、群团组织协调同步的“四步协同”工作法,紧紧抓住“大总”这一关键群体,因地制宜推进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让文明“溪”风深入人心。濉溪县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实验区,“我是大总”移风易俗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实施文明乡风工程10项案例之一和全省文明实践“十大优选项目”。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村规民约,实现移风易俗有章可依。皖北地区办理红白喜事时,常有出面张罗各项事宜的特殊岗位——“大总”。他们威信高、口才好、阅历丰富、周密细致,是整个事情能否办理圆满的核心人物。濉溪县坚持党的领导,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移风易俗工作专班,将“我是大总”移风易俗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事项,定期调度进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得下、落得实。引导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红白理事会会长,将“大总”“红娘”“五老”人员等充实到理事会,协商制定农村红白喜事倡导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各行政村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率达100%,广大村民依“规”而治、以“约”促行。探索建立村规民约道德约束激励机制,创新设立“乡风文明红黑榜”,由村委会同党员、村民代表对照《村规民约》对全体村民进行拉网式、全覆盖式监督,发挥村规民约的硬性约束力。扎实推行再组织化,根据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引导志同道合、志趣相合的群众自发成立各类组织,规范村内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社会组织运行,选优配强带头人并纳入组织管理,广泛凝聚自治力量。

——坚持思想引领,深化教育引导,实现移风易俗入脑入心。濉溪县全域推进“我是大总”擂台赛及移风易俗经验交流活动,引导“大总”从台下走到台上,现场交流操办红白喜事、倡导移风易俗的所见所闻、特色做法等。3年来,830名“大总”参赛,线上直播吸引观众达到近百万人次,网上投票达50万人次以上,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全县上下形成争当优秀“大总”的热烈氛围,真心实意为群众“减负”的“大总”成为主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用好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通过理论宣讲“明白纸”“三讲”等方式,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开展“大总说彩礼”等宣讲与主题宣传380余场次,受众2万余人次,让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充分挖掘和运用濉溪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创新编排小品《拆墙》《账单》等节目,采取舞台演绎、案例推广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乡村展演展播,潜移默化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坚持服务引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移风易俗惠民利民。注重示范引领,深耕“礼堂+服务”,刘桥镇王堰村建设面积800平方米、可操办宴席30桌的农民文化乐园(新风堂),配备显示大屏以及灯光、移动音响设备,村民可以免费在此举行结婚仪式,村“两委”工作人员免费担任司仪。每年为村民节省各类红白喜事费用达7万元,份子钱人均减少100元以上。创新联通“制度+积分”,南坪镇黄沟村以户为单位建档积分,将村民日常行为与积分挂钩,探索建立“积分制”奖罚管理制度,“积分制”以个人美、家风美、邻里美、文明美、整洁美、参与美、致富美7大项为基本内容,设置31项细节评分标准,由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网格员等对各户进行打分,同时利用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打造出“积分超市”信用网点,以油、盐、牙膏、肥皂、洗发水、洗衣粉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作为主要兑换商品,商品种类多达70余种。积分制让村里的大小事务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全村文明风气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公益+民生”,五沟镇试点开展公益性公墓改革,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沉陷坑、废弃工程等土地5.14亩,充分发挥“大总”、老党员、老干部带头作用。组建140余名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开展宣传200余次,引导村民文明祭祀,把殡葬新风转变为行动自觉。

——坚持示范引领、抓住关键群体,实现移风易俗长久长效。濉溪县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把移风易俗深度融入县级领导联系包保与县直单位结对帮扶工作体系,开展党员干部、乡贤名人带头承诺践诺活动,积极倡导县、镇、村领导干部带头参与“零彩礼”“低彩礼”婚礼,带头引领新风尚。纪检监察部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以铁的纪律为移风易俗保驾护航,促使党员干部成为移风易俗的坚定践行者与示范者。成立濉溪县“大总”协会,遴选建立127人的优秀“大总”队伍,通过推行事前提醒告知、事中服务监督、事后评价回访,有效减少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受到群众好评。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示范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选树先进典型1000余人。“大总”群体不仅成为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者、引导者和监督者,还在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基层治理中广泛发挥作用。2024年,全县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97.7%,群众满意率达98.8%,基层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不断夯实。

2025-03-13 肖干 ——濉溪县发挥“大总”作用推进移风易俗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84819.html 1 3 让文明“溪”风深入人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