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邸云
本报讯 近年来,市医疗保障局聚焦DRG支付方式改革关键要素,强化DRG付费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精确编制DRG总额预算。市医保局严格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从医疗供给、就医需求、基金收支三个维度进行平衡测算,充分考虑参保结构、医保待遇、就医构成、患病率、医疗资源布局等各类参数,精准确定年度可分配的基金预算。
科学制定DRG支付方案。以CHS-DRG分组方案为基础,逐步完善本地DRG分组方案。通过增加人次人头比、个人自付比指标,有效抑制医疗机构分解住院;对医疗机构初步清算率超110%的部分不予支付,共计596.52万元,和预留的5%调剂周转金一起用于倾斜扶持医疗机构,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参与DRG付费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2023年度,职工医保基金清算支付率达到108.26%,居民医保基金清算支付率达到91.06%。
健全DRG支付配套机制和清算补偿机制。建立特例单议机制,对医疗机构收治的急危重症、费用偏离度较大等特殊病例,组织专家评审,审核通过后追加点数,2023年,全市符合特例单议病例共计2359人次,追加拨付2572万元。对不同中治率支付逆差病例,分别按逆差金额的90%、95%、100%倾斜补偿,共追加支付321.7万元。对已认定的新技术新项目、重点学科、多病同治支付逆差病例,按逆差金额100%倾斜补偿,2023年度新技术新项目涉及病例8343人次,追加拨付2449.77万元;多病同治涉及病例1310人次,追加基金515.56万元;重点学科涉及病例5512人次,追加拨付1240.79万元,同时做到政策间互不交叉,不重复享受。2024年,又在原有扶持项目基础上,着重提高对本地医疗机构开展外转率高的重点疾病救治的扶持力度,首次提出对区域(专科)医疗中心予以扶持,充分发挥了DRG牵引作用,激发医疗机构自觉提升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引导本市参保人员就近就医。
沟通协商发挥改革合力。协同卫生健康、财政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推进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充分调研征求医疗机构意见,采取“走进医院”“邀请座谈”“书面反馈”等多种形式,推进落实年度DRG核心要素动态调整工作。通过多轮测算,调整级别系数、个人自付比系数、人次人头比系数,按80%、12%、8%权重确定病组差异系数,抑制医疗机构分解住院的行为,降低患者就医负担;重新遴选20个临床路径明确、各级别医疗机构均有收治能力的且医疗资源消耗差异小、不伴并发症或合并症的DRG病组,实行同病同价支付。
狠抓质控提高清单质量。组建专项督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团队,建立“日质控、周通报”机制,每天指定专人点对点发送问题清单至各医疗机构;每周通报上传率与质控通过率低的医疗机构。向医疗机构提供实时在线服务,同时对问题突出、技术力量薄弱的医疗机构,现场帮扶指导。分级组织医疗机构和医保经办人员开展结算清单质控培训,针对质控高频错误与个例问题逐一解析。2024年1至10月全市120家DRG付费医疗机构,结算单据总数29.28万条,上传单据总数29.26万条,上传率99.3%;质控通过数28.87万条,质控通过率98.57%。
先行先试推进模块应用。成立淮北市DRG模块切换工作专班,由市医保局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倒排工期,统筹推进工作开展。DRG功能模块部署后,对上传的清单数据进行质控、分组及计算;医保业务子系统通过月结模块获取 DRG 基金计算结果,推送至医疗机构;通过多轮验证调试,各子系统之间数据抓取准确。于2024年7月中旬完成了正式环境模拟验证,2024年9月完成了本地分组方案、付费标准等参数配置。目前已完成DRG功能模块全流程业务测试。2024年10月16日,正式上线应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DRG功能模块,全面支撑总额预算、清单质控、DRG分组、基金计算、月度结算等 DRG 业务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