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郑言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推动市级媒体融合发展为契机,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针对城市电子屏存在的资源分散、监控不严、多头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探索以“建、管、用”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电子屏一体化改革,初步实现“同一座城市、同一个时间、同一种声音、同一个画面”。该项目先后获评国家、省广电局媒体融合成长项目,2023年长三角广播电视媒体融合优秀案例。
建强“一个阵地”,实现直管到屏到户。排查清理。市委宣传部组织各县区、市直相关单位对辖区内的3599块城市电子屏设置、管理、运营情况进行系统摸底、统计排查,对屏体破损、存在安全隐患等失去宣传功能的26块电子屏清理拆除;对播放内容存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8块电子屏限期整改,着力净化宣传阵地。布点新建。市传媒中心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积极拓展视听传播舆论阵地。选择客流量较大的393台公交车安装车内屏、车尾屏786块,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矿工总医院、濉溪县医院等医疗机构门诊大厅、导医台等处安装电子屏130块,相继在兰墅颐景、天骄国际等人群密集的小区安装电梯轿厢屏468块。择优整合。市传媒中心将所有权相对固定、布点位置和基础条件较好的近1000块电子屏纳入整合范畴,与权属单位或商户充分沟通、深入洽谈后,通过委托、合作等模式由传媒中心统一负责屏体的建设维修、管理运营,实现“多头多层管屏”向“统一直管到屏到户”转变。
数赋“一元播控”,实现内容可管可控。联网。与移动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其强大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服务能力,开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播控系统“云”平台。利用移动公司数字电视专用链路,将1384块新建电子屏统一接入系统平台,为后期统一管控打下基础。联控。融合先进IP播控、音视频压缩、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对播放内容进行技术审核与编排,实现播放内容的安全传输、播出资源的全程留痕。 增设紧急管控程序,最大程度避免违规广告投放、不良内容播出、非法信息入侵等插播事故发生。联播。市传媒中心组建专业运维团队,专人负责播控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内容审核、播出画面监看和应急通知切换等安全播出事项,确保展播内容符合意识形态宣传主流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等相关管理规定。
优化“一网服务”,实现功能互联互通。主流宣传。日均投放时政要闻、新闻资讯、时事热点、政策解读等主流舆论信息200余条。市传媒中心重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宜”幸福城市、“煤美与共、湖上淮北”等主题形成一批优质高清视频投放内容,同步开展公益广告发布和文旅项目推广等。应急处突。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及时发布预警、告知、避险等应急信息,辅助社会综合治理。轿厢屏还对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实时报警。截至目前,已累计播放应急广播资讯307件8.49万次,运用终端自带呼叫检测功能协助解除“电梯困人”102起。便民服务。医院电子屏向患者推送专家专科门诊信息、医药价格公示、卫生常识等医疗服务信息。社区则通过电子屏每日滚动播放就业招聘、规划调整、道路施工、停水停电等内容,有效提升信息宣传知晓率。
推行“一体监管”,实现管理高质高效。部门联动。在全市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成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传媒中心、市委网信办、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协作的工作专班,依法依规开展电子屏的审批、设置、备案、维护及其他相关管理活动,着力打通改革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数据共享。围绕消除“数据烟囱”、打破“数据孤岛”,工作专班先后通过抓统筹、出办法、建平台、打基础、促应用等方式推动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和信息共享,不断加大数据资源统筹力度,推动数据资源不断由条线为主向条块结合转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目录的动态更新和在线管理。实时监控。建设基于城市计算、GIS、探头监控技术和物联网平台的城市电子显示屏监管系统,实现人工和自动相结合的实时监管模式。市传媒中心等相关部门可随时查看每块电子显示屏的状态,从规划—建设—管理全生命周期实现智慧化和精细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