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研室
编者按
安徽素来就有“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的说法。“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是植根于皖北大地、富有浓郁烟火气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重要价值。为在全市进一步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5月12日,市委书记覃卫国作出批示:“所提建议很好,要进一步提炼‘一杯茶’所蕴含的价值和哲理,并在基层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现予以刊发,供参考。
临涣古镇拥有6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临涣茶馆在历史不断发展中逐步成为调解老百姓矛盾纠纷的重要场所。2012年临涣镇因地制宜,探索将蕴含“茶为媒、礼为先、和为贵”精神内核的“茶文化”充分运用到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形成“有理到茶馆说”的“一杯茶”调解工作法。
一、主要做法
一是搭建调解平台,让说事“有地方”。依托临涣茶文化在22个茶馆设立“茶馆调委会”,成立临涣茶馆临时党支部,定期安排支部党员或邀请其他党组织代表到茶馆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辖区内矛盾纠纷、治安案件、重点人员异常等风险隐患情况,累计收集社情民意2000余条,形成议案、提案、调研报告等150余份。
二是组建调解队伍,让理事“有人员”。实施人民调解队伍建设“十百千”工程,制定优秀调解员培育培养计划,打造个人调解工作室,影响、吸纳、带动临涣镇55名威望较高的“五老”、乡贤、退役军人等加入调解员队伍,培育出以王士宏为代表的“老支书”“兵哥”“姊妹花”等5个茶馆调解团队。
三是探索调解路径,让调事“有方法”。在12年调解实践中,充分吸收临涣“茶馆说理”乡风民俗文化,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七步法”,即“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纷争、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化解群众因经济、房产、婚丧嫁娶等产生的矛盾纠纷。“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入选2023年全国第五批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写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四是凝聚调解力量,让解事“有合力”。建立诉调、警调、访调、村调、法律服务“五个对接”工作机制,联动派出所、基层法庭、司法等部门,推动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目前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0余件,矛盾化解率达95%、群众满意度达100%。
五是提供调解支持,让干事“有地位”。制发《淮北市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暂行办法》,按照调解纠纷数量、难易程度等标准,采取以案定补、岗位补贴等方式,给予调解员一定补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定期组织“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和“金牌人民调解员”等评选活动,累计选树83人,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王士宏、“安徽省一级调解员”陈文章等一批先进个人。
二、存在问题
“一杯茶”调解工作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统筹力度不大。市级层面,部门“各自为战”,缺少统筹谋划、强力推动。县级层面,“一杯茶”调解工作法仅局限在临涣镇,尚未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目前濉溪县有村级调解组织239个,“老贾工作室”“邹文瑞工作室”“崔守义工作室”等个人调解组织8个,都未与“一杯茶”调解工作法进行有机融合。
(二)品牌意识不强。品牌使用方面,“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品牌管理使用混乱。实地调研发现,茶馆调委会内悬挂清心茶室、和谐茶室、平安茶室等各类牌子多达36个。品牌保护方面,对“一杯茶”调解工作法的品牌保护意识淡薄,品牌命名缺乏统一规范。调研发现,不同部门出现“一杯茶”调解法、“一碗茶”调解工作法、“一碗茶”模式等不同提法。品牌开发方面,对“一杯茶”调解工作法蕴含的治理逻辑、文化内核、精神理念等研究提炼还不够深入,缺乏对品牌商标的包装、设计、营销等开发手段,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
(三)调解队伍不优。人员结构上,调解员存在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据统计,临涣镇“老支书”“兵哥”“姊妹花”“闻风到”“乡村小喇叭”5支调解队伍中55名调解员主要来源于离任村干部、退役军人和街嫂,35岁以下的仅有2人,占比3.6%;50岁以下的有16人,占比29.1%;60岁以上的有24人,占比43.6%;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9%,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仅占7.3%。专业培训上,市县镇三级针对调解员开展的集中培训少、时间短、实用性不强。调研发现,法律法规常识、调解技能讲解等实用性课程较少。日常管理上,缺少对调解员服务质量、调解频次等的约束规范。调研发现,调解员均为兼职,大部分“街嫂”要经营管理自家店面,“兵哥”也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日常管理比较松散。
(四)拓展融合不深。社会治理领域,“一杯茶+”的物理空间尚未打开,没有将“一杯茶”调解理念运用到小区物业管理、医患矛盾化解和劳动纠纷调处等领域。为企服务领域,将“一杯茶”调解工作法拓展到解决营商环境的堵点卡点和企业的痛点难点方面,有效路径和工作抓手不多。文旅产业领域,商业化运作和专业管理运营能力不强,“一杯茶”调解工作与临涣古城、文昌宫、城隍庙等文旅资源融合不深、利用不足。调研中游客反映,只知道“棒棒茶”,不了解“一杯茶”调解工作法。
(五)工作保障不足。从政策配套看,目前我市对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顶层设计不够、政策指导滞后,缺少机制运行、推广方式、组织保障等方面的系统谋划。从财政支持看,调解工作经费保障不足,调解员大多靠个人情怀付出,难以长久维持。从机构设置看,实地走访发现,镇里设有综治中心、信访中心、多元矛盾调解中心等多个调解机构,职能交叉重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
三、相关建议
(一)突出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抓好统筹协调。成立由法院、组织、宣传、政法、公安、民政、司法、信访、群团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牵头推进,在濉溪县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凝聚工作合力。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研究制定推广方案,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业务指导,各县(区)委要把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发挥部门协同联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考评问效。将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作为基层治理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纳入县(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
(二)丰富理念内涵,扩大品牌影响。挖掘文化内核。联合上海政法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市委党校,持续开展“一杯茶”调解工作法研讨会,挖掘运河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内涵。规范品牌管理。出台品牌使用管理制度,制定茶馆调解委员会建设标准,对品牌使用统一审批、集中授权,打造统一规范的人民调解品牌。注重宣传推介。系统整理汇编12年来典型案例,组织编写调解实务技能培训教材、调解员工作实务手册,设计“一杯茶”调解精品课程,列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内容。将案例转化为梆子戏、泗州戏、淮北大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摄制宣传片、动漫片、微视频等,营造宣传氛围。
(三)坚持党建引领,建强调解队伍。充实调解力量。明确调解员选任条件、推选程序、聘任规定,建立调解员资格认证制度,吸纳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专业人员,打造业务强、有情怀的调解员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坚持分级负责原则,市司法局负责制定培训规划,组建培训师资库,审定培训课程,创新现场观摩、旁听庭审等培训方式,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县(区)司法局负责辖区内调委会主任、骨干调解员的岗前和年度培训,重点开展法律政策、专业知识和调解技能等辅导。健全管理制度。严格日常管理,出台管理制度,明确调解登记、接待、办理、反馈等流程,确保规范运行。建立“季度考核+年度评估”制度,定期开展调解技能竞赛、案件质量评比活动,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
(四)注重融合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拓宽治理广度。开展“一杯茶”调解工作法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社会组织等“五进”活动,着力化解物业管理、医患关系、劳动人事争议等纠纷。拓展应用深度。探索“一杯茶+营商环境”,重点解决政府履约践诺、企业信用修复等难点堵点。提升文旅热度。将“一杯茶”调解工作法与临涣古城墙、文昌宫、城隍庙等文旅资源有机融合,设计开发“一杯茶”研学线路、文创产品等,推动文旅融合“出圈”。
(五)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提供政策支持。尽快出台推广“一杯茶”调解工作法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相关政策文件,统筹谋划镇(街道)部门整合、调解员配备、考核指标设置等具体措施,为“一杯茶”调解高效运转、调解员干事担当提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将调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统筹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工作经费,保障日常工作运转。构筑调解阵地。建议以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整合镇(街道)综治中心、信访中心、多元矛盾调解中心,规范现有的调解机构,统一更名为“一杯茶”调解工作室。注意利用群众经常扎堆驻点的广场、超市、活动室等场所,建立“一杯茶”百姓说事点、移动茶馆,真正让矛盾纠纷及时就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