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方
到了端午节这天,吃粽子是必须的。赶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婶子大娘们早早地淘洗好江米,泡好红枣或者蜜枣,再到北湖芦苇荡里打来苇叶,洗干净后煮好待命。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婶子大娘和我母亲她们聚在一起,开始制作传统美食粽子,有说有笑地热火朝天地包着。
到了晚上,把白天用细麻绳缠着包扎好的粽子放在煤球炉子上,或者地锅子上先用大火烧开,再给煤球炉换上两块新煤球夜间“续命”。封上炉门,把一锅烧开了的粽子放在封好的炉子上,让它在暖意融融的煤球炉子上温煮一夜。
到了端午节这天早上,一锅有棱有样香喷喷的粽子,早已勾起孩子们肚里的馋虫。我们姊妹四人围着炉子团团转,没等冷凉了,就吵吵着要尝尝。当娘的往往是嘴里唠叨着、手却没有闲着,不停地用嘴巴吹着手里冒热气的粽子,顺势放在孩子端来的碗里,还不忘说一句“好吃得很!”西院大嫂子端来她家用咸鸭蛋黄包的粽子,俺娘客客气气地收下来,又回送她一盘江米红枣粽子和几个蜜枣粽子。南院俺二奶奶喊俺娘去她家,说地锅子里已经煮好了咸肉粽子,是在湖北省武汉市工作的俺二爷爷跟人家大城市的人学的制作方法。俺娘说:“知道了,俺婶子,我去找塑料袋给您和俺叔带几个甜粽子就过去。”要说俺二奶奶对我们一家,就一个字:“亲”,什么好吃的好喝的,自己不舍得吃都想着我们几个毛孩子。俺二奶奶连忙摆手说:“你啥粽子也不用拿,家里一锅粽子也是给这几个小孩羔子准备的。”“叮铃铃,叮铃铃。”说话间,俺爸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把上挂着两瓶方瓶口子酒和一网兜菜,看见俺二奶奶在,俺爸赶快下车乐呵呵地说:“俺婶子,今天是端午节,您家中午别做饭了,在俺家吃饭,咱们一起过端午节。”一听到要请俺二奶奶二爷爷来我们家里吃饭,我高兴地围着几个大人转着圈圈说:“好,好,一会俺娘做好饭了,我去喊。”俺二奶奶看着我高兴的样子,她也乐得脸上开了花似的说:“好,好,正好给你留的鸡大腿还在锅屋案板上呢,我在家等着你哈小妮子,先把你喂饱了我再来。”
俺娘和婶子大娘们都忙着互相尝尝粽子,比比谁包的粽子更秀气。我们一群小毛孩也跟着忙里忙外地走东家串西家,像家里来客人先给倒茶水招待一样,我们到哪家都能吃到甜咸可口的粽子,跟过年似的,热热闹闹一片祥和。
端午节插艾蒿应该是老一辈流传下来的习俗,至今遵循。仿佛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母亲依然是和婶子大娘们结伴同行,赶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就从田野里拨回大把的艾蒿。端午节一早起来插在屋檐下的门框缝隙里。艾蒿上面散发出清香独特的味道,能够持续好几天。据说端午节在家里挂上艾蒿,能够驱虫祛邪、确保家人平平安安。
时光还没来得及细细思量,一低眉,已半世沧桑,细数流年,一路跌跌撞撞,许多人,许多事,在还未懂得珍惜之前,早已成为了永远的美好过往。
现在的端午节已成为国家的法定假日,学校会让孩子们了解端午节,商家会推出各种活动,既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也有拉动经济、刺激消费的因素。在悠哉游哉中,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富民强,祖国繁荣昌盛,永远辉煌!
《浓浓端午情》
收听音频版 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