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常伟
初夏时节,走在濉溪县四铺镇平整的水泥路上,放眼公路沿线,两侧是绿油油的西瓜地。优质西瓜种植现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四铺镇围绕建设新庄花卉基地、颜道口村西瓜种植基地,建成长50余公里的农村公路。“这是一条致富路呀!”正在田间忙着采摘西瓜的四铺镇村民激动地说。水泥路修到田地头,群众卖瓜不发愁。农村公路不断提档升级,铺就了乡村振兴致富路。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市一直将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持之以恒推进建设,全面畅通乡村交通。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4864.155公里(其中:县道693.256公里,乡道1234.413公里,村道2936.48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1.2%,较“十二五”末新增里程1366.715公里,增长率39%,农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77.5公里。全市乡镇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率达100%,全市301个行政村、2526个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均达100%,通客车率已达到100%,全市建制村通双车道已达到81%。2024年,我市计划建设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39.263公里,届时,全市建制村通双车道计划增至85%,农村公路网越织越密,道路越来越宽,等级越来越高。
创新模式优化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我市不断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流程,理顺农村公路管养职责,强化以财政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建立“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实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质量监督全覆盖,确保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同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品质,高标准打造“畅安舒美率”农村公路养护精品示范路,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转变。2024年我市计划投入开发农村公路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巡查、平台反馈并统一分配处置的闭环模式,实现农村公路动态、科学和常态化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一体化运行。
以路为媒深化融合,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实际,持续推进“农村公路+”融合发展。2024年全市计划建设旅游路生产路产业路约16公里,投资2800余万元,积极打造我市东西两条旅游环线,将北起梧桐,南至黄营皖北最大的川藏线与朔西湖、绿金湖、南湖等六湖相连通,同时与工业遗存相结合,打造东部“自然风光+工业游”;将小李家、文昌宫、柳孜运河、凤栖湖等景点串联起来,打造西部“红色文化+乡村游”,以路为媒,助力乡村振兴,整体打造交旅融合皖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