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4年05月10日

第A03版:

支气管哮喘,你知道多少

淮北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夏魁

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呼吸系统疾病也较前明显增多,而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在这个季节尤为多见。虽然它是任何年纪都可以发生的疾病,但经常由青少年或者儿童期就开始,常常还伴有皮肤过敏、过敏性鼻炎等情况。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哮喘的相关知识。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的呼吸困难,发作时常伴有胸部呼气期哮鸣音,有时可自行缓解或者经治疗后缓解。缓解期的哮喘患者自我感觉和各种生命功能基本正常。哮喘急性发作时程度可不同,部分严重的哮喘急性发作需要急诊救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还有一部分哮喘患者,以长期反复胸闷、咳嗽等方式出现。其中比较多见的情况主要是剧烈的持续性干咳,在夜间及凌晨更为明显,这些哮喘被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对于这些患者,应及时就诊,寻找专业的医生给与诊断及治疗。

哮喘患者多数为过敏性体质,这是内因,由遗传易感性决定。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一方有哮喘,孩子有25%可能发生哮喘; 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则有50%子女可能有哮喘。根据流行病学群体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患者中50%具备过敏体质。家系研究提示,若两者同时存在时,其亲属患哮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其次,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那就是肥胖。肥胖对于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肥胖者体力活动下降,饮食模式也和成人不同,还可能会影响到气道通气功能。不过更重要的是,脂肪细胞本身也相当于一种炎症细胞,肥胖者也相当于处在一种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到全身多个系统,其中也包括气道炎症。这可能增加当事人发生哮喘的风险。而一旦患上哮喘,当事人的运动受限,又可能会加重肥胖。2010年国内开展了一次针对儿童的大样本调查,研究人员比照了不同体重指数人群患哮喘的比例,发现在体重正常的人群中,哮喘患病率只有0.9%;在超重人群中,患病率达到了1.2%。而在肥胖人群中,患病率竟然达到了8.5%!这些证据都显示出,高体重指数与哮喘高患病率之间存在着关系。哮喘患者对生活工作环境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成分过敏,这些是外因,也被称为过敏原。一些常见的过敏源如花粉、尘螨、动物皮毛,一些常见的可能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等。患者一接触含有这些物质的环境就会发病。近一段时间,外界环境中花粉浓度较高,很容易出现因吸入而引起哮喘急性发作,所以要避免接触,在外出时坚持正确佩戴口罩,并避免接触可疑食物。

哮喘一经诊断,需要避免接触致病的外界因素如明确的过敏原等,并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避免急性发作。稳定期患者则需要门诊随访,根据症状控制情况和肺功能检查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的基础性药物包括吸入激素(ICS)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体抑制剂(目前常用的为孟鲁司特)。当患者持续稳定6个月以上,且检查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气检查(FENO)都正常时,可以谨慎改为按需使用吸入治疗,并严格观察随访,如果病情反复,需要恢复以前的维持治疗方案。哮喘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病慢性病,各年龄段都会发生。坚持治疗的话,约85%的病人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但是哮喘不可治愈,“不能断根”。于是相当部分病人会认为,既然不能根治,就等发作时治疗吧,平时就不用药。结果频繁的发作和持续的呼吸道炎症导致患者肺功能提早衰退,出现和年龄不符的运动耐力下降,更是把自己置于任何一次急性重度发作都可能致死的危险中。随着患病时间延续,过敏物的种类会增多。部分患者能够通过检查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可以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明确过敏原,那么自我保护和坚持长期治疗就更加重要。

说了那么多,那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预防哮喘的发生呢?严格来说,预防哮喘急性发作是可以的,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和维持用药治疗,患者不会有急性发作,基本可以参加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长期寿命也不会受影响。能否让一个宝宝出生后不患上哮喘,目前的答案是不能,因为这是内因,由复杂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强调,哮喘患者需要长期病情管理,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不要擅自停止治疗。小部分哮喘患者,无论怎么遵从医生的治疗计划,还是会反复发作哮喘,被称为难治性哮喘。对此,既往患者只好长期口服激素或者反复就医使用静脉激素,副作用多而且疗效不稳定。随着医学研究成果和医疗技术进展,新的治疗措施不断进入临床,包括哮喘发病过程中多个炎症分子环节的阻断剂,如免疫球蛋白(IgE)单抗、白细胞介素5(IL-5)单抗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给哮喘患者治疗带来的新的思路与希望。

2024-05-10 夏魁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62502.html 1 3 支气管哮喘,你知道多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