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论词之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阑珊处”就是作者创造的意境。文学作品是作者营造的世界,读者通过阅读作品进入这个世界,身临其境,才能心有所感。
通常情况下,作者会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某些特定的物象上,这些物象在文化环境中已有固定的情感内涵。在诗词作品中,我们把这类含有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叫“意象”,读者通过意象,可以深入地体会作品的意境。
如杜鹃,传说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杜宇在亡国后,化为杜鹃,对着故国的方向日日啼哭,直到眼中泣血。故古诗词中的“杜鹃”往往是哀怨、凄凉、悲伤的象征。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第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也是杜鹃。诗人在这里选取了两个典型意象“杨花”和“子规”,“杨花”即“柳絮”,古人常用“柳絮”表达离别、哀伤之情。两个意象既是好友左迁途中见到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景物,又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
现代文学作品中,也有类似于“意象”的事物,因为作品往往是作者创造的情感世界,所以作者选择的材料总能体现自己心境、表达自己情感、构筑作品意境等。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荷”“月”都是文人钟爱的物象。荷因“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常用来象征文人正直、高洁的品性;再加上“荷花”又叫“莲花”,“莲”与“怜”同音,又常常与女子相关,所以作者在文中想起采莲的旧俗,想起《采莲赋》,想起《西洲曲》,这些都是作者的家乡富有代表性的景象,从而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要想真正体会作品情境,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联系知识储备,体会作品内涵
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充分联系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体会情境有很大的帮助。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作者写他儿时贪玩调皮、爱热闹,这是孩子们的天性使然;小孩子在课堂上开小差再正常不过……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同学们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就能轻松理解。
二、启发联想想象,丰富作品意蕴
文学作品中的内涵,作者很少会全面说清道明,需要读者去增补作品中省略的部分,增补时需要依靠联想和想象。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歌主要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将天上的街市写得令人神往。想象时,同学们不妨大胆创新,牛郎与织女在天街闲游,仅仅提着灯笼吗?可能,他们在超市,织女为了煲一顿美味的汤给牛郎,正在精挑细选食材;可能,他们在寂静的天河边互诉衷肠,道分别多日的相思之苦。想象越大胆,作品的意蕴越丰富。
三、调动生活体验,进入作品情境
同学们可适当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置身于作品的场景里。如读郑振铎的《猫》,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不一,令人唏嘘。如果你就是作者,在知道自己冤枉了第三只猫后,作何感想?生活中,你是真的喜欢小动物,还是仅仅在无聊的时候当它们是玩伴?在弱小的生命面前,我们有过类似的主观臆断吗?多进行这样的思考,对作品情境的理解想必更深刻。
四、查阅资料信息,挖掘作品深意
对于离我们生活年代久远,知识储备不足以理解,联想想象也到达不了,生活体验又缺失的作品,就需要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才能深入作品情境。
如阅读沈从文的《湘行散记》。作者在1934年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痍,美丽的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便一路写下这些文字,以抒发他“无言的哀戚”。湘西地区以外的同学们对该地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不太了解,这时就需要借助资料来阅读。只有了解当时的背景,对文本的理解才可能深入,才能与作者“无言的哀戚”产生共鸣。
叶嘉莹解释王国维“境界”一词:“可见唯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具备的六识之功能而感知的色、声、香、味、触、法等六种感受,才能称之为‘境界’”,并说“境界之存在全在吾人感受之所及”。所以要想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同学们就一定要身临其境,让自己完全进入到作品中去。
作者:王蓉
来源:《作文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