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黄顺
本报讯 全市443家村(社区)成立“救急难”互助社;对辖区内500间光环境未达标的中小学教室进行改造;打造31个全市示范性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工会驿站)……3月16日上午,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今年我市谋划实施50项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市切实把民生实事落实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根据我省关于2024年实施50项民生实事的通知要求,市发改委及时组织征集各相关单位工作目标,各相关市直牵头单位分别对接省对口部门,最终明确了各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和推进举措并细化分解,为确保各项民生实事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这50项民生实事包括促进就业3项、社会保障5项、困难群体救助12项、教育惠民5项、卫生健康3项、环境保护2项、交通出行2项、文体服务3项、城乡建设10项、公共安全5项。
据市发改委民生工程工作科负责人介绍,按照有进有退、滚动实施的原则,今年我省对民生实事的事项进行优化整合。比如,合并2项,将“实施高等教育阶段及中等职业教育残疾学生资助项目”和“积极开展困难学生资助”合并为“积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精准开展困难学生资助”,将“推动实现残疾人较高质量就业”和“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项目”合并为“做好残疾人培训和托养服务”。同时,将“新增城乡老年食堂(助餐点)”“推动快递进村”等已建成或完成的10项调出,纳入部门日常工作管理。新增“农村敬老院运营服务能力提升”等12项民生实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记者注意到,深入推进餐饮油烟、噪声及恶臭异味扰民问题整治行动,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一次办理,实施“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等新项目,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贴近当前实际,体现了各级政府与时俱进为民解决问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