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彭安琦 贾玉环
本报讯 2023年以来,相山区以创建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夯实社区居家养老在为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各项政策举措,推动“老有所养”向“老有宜养”转变升级,切实提升主城区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相山区多措并举持续优化和改进养老需求,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齐配建适老化改造,深入实施老旧小区养老设施改善计划,完成加装投入使用68部电梯,正在施工54部,新增路面、斜坡、楼梯防滑设施380项,惠及1.6万余户老年人家庭。按照“一户一策”试点改造家庭床位、过道、卫生间等生活位置,满足老年人不同的生活需求、健康情况和康复需求。创新智能呼叫设备、燃气传感报警器、无障碍设施必建,其他适老化设施选建的“3+N”建设模式,为老年人居家康养提供安全便利。近三年来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555户,财政投入近220万元,较好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创新设置“三种清单”优化入户为老助老服务机制。统筹全区养老服务机构项目“资源清单”,针对特定失能、高龄、孤寡服务对象订制“个性清单”。 依托“5612349”养老服务专线,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制定“点单式”三助养老服务包,大力推动助餐、助浴、助洁等居家上门服务,年累计服务6.2万人次。顺应“互联网+养老”趋势,建设区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形成集“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监督”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指挥中心。将全区低保“三无”、失能失独、高龄困难等五类服务人群全部录入系统,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高龄补贴、护理补贴、运营补贴等网上发放。
相山区依托红网满格“1+2”微治理三级体系,广泛开展“红色串门 暖心敲门”行动,社区志愿者、网格员定期下沉走访、深入摸排,动态掌握全区老年群体分布、家庭状况、养老需求等信息。创新“流动办公桌”“办公晨摊”等工作机制,统筹民政、人社、卫健等12家区直单位走进社区,宣传惠民帮扶政策,开展免费体检诊疗活动,提供帮办代办服务,打造“一刻钟社区助老服务圈”。东街道供电社区、西街道鹰山社区等一批社区(村)先后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整合社区养老服务用房、社区配套服务办公用房资源,将三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同嵌入式机构运用相结合,试点打造“居家+社区+机构”嵌入式养老机构。优化老年食堂(助餐点)选点布局,切实加强建后运营监管,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引进洽谈2家品牌养老食材配送中心打造全区养老助餐“中央厨房”,改扩建东街道社区老年食堂等3个社区老年食堂和17个配餐点,全区社区养老站点餐饮配送实现全覆盖,推动助餐服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运行。
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功能多样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机构,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个,街道(镇)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村)级养老服务中心82个,全区13家社会办养老机构总床位1797张。区属凤凰山实业与省属国企淮海实业集团出资1亿元共建联合养老运营公司,投资建设淮海爱晖老年公寓和淮海健康老年服务中心,服务覆盖特定人群4412人,提供各类服务4.6万人次。大力推进健康养老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以全区99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院所的全科医生为核心,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67支,签约6.5万名老年人,提供日常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村)养老服务机构有机衔接。打造医养结合示范点,探索推进机构“医、养、康、护”四位一体服务模式,虎山北路社区北养老服务站、幸福社区卫生服务站、钟楼敬老院被评为安徽省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