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记者 杨湛菲 任沁沁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2022年超3.9万亿元、2023年超4.1万亿元、2024年超4.2万亿元……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的预算报告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规模逐年上升,令人注目。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表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这笔教育支出将如何使用?
根据预算报告,今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重点涵盖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支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诸多方面。
其中,基础教育方面安排诸多举措: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安排120亿元,支持改善县域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723亿元,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等。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告诉记者,青神中学前几年获得财政补贴,校舍条件极大改善。“相关投入将推动补齐县域普通高中短板,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分配,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她说。
此外,地方高校改革也备受支持。预算报告提出,倾斜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改革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中央财政安排相关转移支付404亿元,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等。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表示,相关举措将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注入新的动力,为加快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更好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