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周易景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环卫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治理,全力打造“最干净城市”。在最新一次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我市环境卫生质量的群众满意度为86%。
垃圾分类: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10月7日,记者走进相山区惠苑小区,只见小区内的红外自动感应垃圾分类投放箱旁,居民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分类投放,垃圾分类督导员也会从旁督导、协助。
作为一个老旧小区,惠苑小区起初并无物业入驻管理,小区生活垃圾处理一直是个难题。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我市通过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桶边值守“两点一守”的分类督导模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以来,像惠苑小区之类的老旧小区迎来蜕变。
无独有偶,新建小区同样将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在碧桂园小区内,多座智能垃圾分类站均匀分布。
垃圾分类重在全民参与。“包括厨余垃圾在内的生活垃圾‘吃干榨尽’,既让垃圾处理从‘终端’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也倒逼‘前端’垃圾分类有去处、居民更自觉。”该负责人称,目前,主动分类垃圾已成为市民绿色生活新风尚。
截至目前,聚焦分类、投放、运输、处理等重点环节,市城管局通过开展“城管进社区”,加快构建垃圾分类“全链条”“闭合圈”,其中城区11个街道350个小区已建成376处分类投放收集点,组织各群团组织、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累计宣传38.23万户,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和擦亮城市名片的重要举措。
落实“门责制”:不断刷新城市“颜值”
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
今年以来,市城管局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以相山区为试点,有效推进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沿街商铺落实“门责制”,通过融合“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充分调动商户和居民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宜商、宜业、宜居环境。
在孟山路,记者看到沿街商铺门前都张贴了“门责制”公示牌,商铺周边环境干净,车辆停放有序。为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有效提升市容环境品质,市城管局在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的基础上,从责任人、责任范围、责任要求等方面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区管理要求。
古城路沿街一商铺店长张强说,“我们每天会组织人员对门责制范围内的工作进行管理,地面卫生以及电动车的停放都有专人负责。”
“门责制”的有效落实,让商户与市民的参与意识和履责意识逐步增强,城区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均有明显改观,形成全民参与市容管理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贡献更多城管力量。
环卫作业:让“席地而坐”成为生活常态
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城市品质提升工作中最基础的任务,更是城市“管理答卷”的“卷面分”。
如今,每位从火(汽)车站、高速口进入淮北的人,常常第一眼就被这里满眼的绿色、干净整洁的街区、穿梭在主次干道的各种环卫车辆所吸引。
2022年5月,我市主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购买服务模式,构建“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新格局。
在新模式下,城区道路垃圾的“扫、收、转、运”全由一家公司负责。此外,公司还负责绿化带垃圾清理、公厕保洁、中转站运营,引导市民做好垃圾分类等作业项目,打破区块限制,提升了环卫质量和效率,彻底解决此前存在多年的多头管理、真空地带等难题,真正实现环卫“一把扫帚净全城”。
为进一步提升环卫工作效率,市城管局投入逾250万元建设“智慧环卫指挥中心”。在该中心的电子大屏上,清晰标注城区商业街、公厕、中转站、广场等环境保洁重点、难点点位,通过点击“附近工人”,即可随时掌握片区主管、保洁员姓名、出勤和作业状态等相关资料,确保突发情况及时反应处理,实现城市道路保洁一屏可见、作业考核一网统管……
市容市貌规范有序,道路环境整洁美丽,我市精细化城市管理正不断“绣”出城市“新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