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第B07版: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 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忍住伸手,

孩子才能独立

杨绛的父亲说: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再优秀也很难活得幸福自在。

“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需求。

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要给儿童的正常化成长设置障碍。

永远不要去帮一个孩子做他自己觉得能搞定的事情,这应该是每一个父母需要遵守的育儿准则。

有远见的父母,都懂得忍住替孩子事事包办,懂得从小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懂得放手的爱,才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踏入“保姆式”育儿的误区。

事无巨细的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办。

父母不仅累,孩子也会很累,而且还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孩子幼时度过了安全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学会放手,开始训练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

生活上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定期收拾房间、洗自己的小衣服小袜子,孩子逐渐能够学会自我管理。

作为父母,忍住伸手,让孩子去尝试应该去做的,去学会必须要做的;让孩子拥有独立于世的能力,才是孩子未来自信自律的根基。

忍住唠叨,

孩子才能唤醒内驱力

有的父母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道理,一天到晚像麻雀一样唠叨个没完没了。

殊不知,重复的话孩子听多了,他反而不当回事。碎碎念,几乎是每一个为人父母的“特长”。可是有时候一旦你的爱和关心过了度,就会成为套在孩子身上的枷锁。

心理学上有一个“超限效应”:指当一个人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后,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最终效果只会事与愿违。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一个牧师演讲,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最后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个故事很好的诠释了“超限效应”,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你越啰嗦,孩子越不听话。著名艺术家陈丹青曾说过:好的教育就是少罗嗦。

很多时候,其实你只要说一遍孩子就已经记住了,不用再反反复复的叮嘱。

勤教育孩子不见得有效果,父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如果勤于唠叨、大摆道理,效果往往不佳;如果勤于寻找方法和对策,并能有效实施才是值得借鉴的。

忍住脾气,

孩子才能情商高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娃。爱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娃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里脆弱又爱抬杠。

教育界的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问题。无论生活给了你怎样的磨砺,在孩子面前,请控制住你的脾气。

育儿路上,你越是从容,孩子越是灵秀。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那么可以这样来做。首先,接受生气的事实,不必内疚,要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其次,客观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你对孩子的担心。

比如说:我生气是因为我担心你;而不是说:你这个孩子怎么总是这么让人头疼!父母若强势冲动,孩子就容易胆小自卑;父母若耐心宽容,孩子就会更加阳光快乐。

忍住催促,

孩子才能更自律

教育家卢梭有一句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慢悠悠地体验,慢悠悠地重复,慢悠悠地琢磨,慢悠悠地从练习中获得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发现,并享受这个“慢”过程。

孩子在慢慢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各种感官都能尽情发挥作用;孩子能对事物形成自己的感受,他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专注力均能得以提高。

孩子和大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孩子总是活在当下,而我们大人总是为未来忧虑。

在孩子们的眼中,完全不能理解大人们为何一直在着急。

所以,我们要适当尊重孩子的“磨蹭”,不要总是以成人世界的节奏去催促他们。

“慢”的世界里,隐藏着孩子的成长智慧。

要想孩子变得更加自律,为人父母就一定要学会“忍”,这4件事,父母越能忍,孩子将来越优秀。

不包办,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不急躁,给孩子一个平和的童年;

不催促,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不唠叨,让孩子在爱中成长,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本文选自《中国青年网》,请作者联系本刊,以便给付稿酬)

2023-10-18 1 1 淮北日报 content_148233.html 1 3 父母在这4件事上越能忍, 养出的孩子越自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