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郭雨晴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今年以来,市民政局坚持在照料服务、甄别寻亲、街面巡查、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推进做实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坚持创新科技救助。成立寻亲服务小组,建立流浪走失人员身份核查制度,利用互联网资源、公安刑侦资源,借助DNA比对、人脸识别技术,创新推进“互联网+救助寻亲”模式。及时通过走失人口库、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身份查询,公安机关采集DNA信息进行身份比对。拓宽寻亲方式,加强与“今日头条”“缘梦公益寻人”“军哥寻亲”等公益寻亲平台合作,借助社会力量拓展寻亲渠道。
坚持开展专项救助。健全街头联合巡查机制,夜间对流浪乞讨人员易聚集地进行巡查,加大重点区域街面巡查力度。在车站、繁华地段设置救助引导牌,开通救助热线电话,实施24小时全天候救助服务。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行动,做好极端天气下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保护工作。
坚持压实分类救助。按照“先救助、后甄别”原则,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残疾人、精神疾病患者和其他行动不便人员提供医疗、生活、寻亲等救助服务。对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保护救助,对寻亲不遇、务工不着、离家出走等原因遇到暂时困难的人员给与应急救助,对流浪乞讨精神病人、危重病人实施医疗救治。对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为其办理本市户籍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今年以来,累计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17人次,其中站内救助72人次,站外救助45人次,累计使用资金74.32万元。